翻新时间:2023-07-05
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二)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导言引入新课,猜谜。
引出谜面:花椒树,耷拉枝,青马下个白马驹,
2.学生试猜,说出为什么这么猜?
对积极动脑思考的学生给予表扬。
3.揭开谜底。(棉花)问:你们见过棉花吗?
(出示挂图及实物学生感知棉花什么样)
4.学生用语言描述棉花。问:你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处吗?知道的说给同学们听。
5.课件演示: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朵朵雪白的棉花绽开笑脸……播放课件,教师描述,学生感受画面中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姑娘”这两个字)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名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自学生字,汇报交流
1.小黑板出示生字:姑、娘、蚜、盼、治、啄、斑。
这些字你认识吗?自己试读一下。
2.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3.认读这些字应注意什么?互相提示“治、啄”是翘舌音。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形声字:姑、娘、蚜。啄:小鸟用嘴吃东西。班──斑(换部件)
5.巩固识记汉字。
(1)同桌互考(2)开火车读(3)游戏摘苹果
四、细致观察,写好每个字
1.分析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特点,区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雪、帮”上大、下小,“星、只”上小下大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写好汉字的每一笔。
3.师范写、强调“雪、只”的笔画的书写变化。
4.学生练习、临写。
5.展示学生作品,将写得好的习作,展示给大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书写的自信心,也使其他学生受到鼓舞。
五、倾听、品读
1.师配乐读文,边听边想听懂了什么。
2.自读课文,自己喜欢哪段读哪段,读后把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同学听
3.引导学生回答:棉花姑娘病了,是谁把姑娘的病治好的?燕子、青蛙,啄木鸟为什么不能治棉花姑娘的病。(学生畅所欲言,在轻松的环境中读懂了课文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骑车
- 情系汶川,义卖募捐活动纪实
- 《做值日》
- 我们的歌儿唱得好
- 吹乒乓球比赛
- 第一次给金鱼换水
- 我当上的英语班长了
- 保护环境
- 快乐六一
- 骑车“历险”记
- 我对小河提出一点意见
- 泡樱桃
- 小猪的牙齿再也不疼了
- 麦当劳小人
- “六一”庆祝会
- 关于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 论蒙汉杂居地区图书馆的民族文献工作
-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
- 关于媒介体育畸变困境下的媒体自律
- 试析兴奋剂社会文化学研究
- 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
- 浅谈民族地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 馆藏民族图书二次文献的编制
- 试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价值
- 略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
- 关于转变教育思路体现新时期数学教育新理念
- 试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 重视和加强民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民族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初探
- 浅谈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
- 《秦兵马俑》开心积累
- 《秦兵马俑》中心思想
- 《秦兵马俑》阅读提示
- 《秦兵马俑》学法指导
- 《秦兵马俑》近义词联系对比
- “教”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高──《秦兵马俑》教学谈
- 感悟、积累、迁移──《秦陵兵马俑》教学片断及反思
- 《秦兵马俑》课文赏读
- 《秦兵马俑》学习要点
- 《秦兵马俑》结构分析
- 《秦兵马俑》反义词对比记忆
- 《秦兵马俑》词语释义与应用
- 《秦兵马俑》好词好句好段
- 《秦兵马俑》教学杂谈
-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