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5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2)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3)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质疑,梳理问题,板书:事?人?)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1.自读课文: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看图,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机动)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群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这样用力砸,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

③读出他们慌的样子来。

(6)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7)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8)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9)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4.从他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话?

(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四、延伸走进人物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举石头砸缸救人

想办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爸爸妈妈
间谍任务
我家有一个气象员
感谢您,母亲
世界上最拽的汽车
笑星 智慧 傻瓜=“老班”
不放弃的灵魂
我是啥味道?
一百万的奇遇
小天使
我的朋友
偶的好友
我的兔子老爸
Smilepleser
我最好的朋友
研究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施策略
探讨国内外办公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探政务微博传播机制
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发展策略
研究从公共政策视角看大学章程的规范化管理与大学治理
研究金融危机与我国财政税收政策
浅论间接教唆犯的脱离
探讨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县市域总体规划理念革新
研究金融危机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
公共管理定性研究方法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探索公共新闻理念下媒体公益的身份
研究粮价何时走出“政策市”
浅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施工质量控制
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研究化肥产能过剩待解
《芦花荡》教学设计9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说“屏”》教学设计4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5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5
《三峡》教学设计10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1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4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2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8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9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8
《三峡》教学设计11
《背影》教学设计14
《背影》教学设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