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这也是一种创新—《司马光》
出示句子:司马光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生读句子。
老师将“举”字换成“拿”字,大家再读一读。生再读句子。换掉好吗?为什么?通过朗读比较
生:因为是一块大石头,司马光“拿”不动,要用“举”。
生:我有补充,用“举”字,说明东西很重,用“拿”字说明东西很轻。
真不错!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是需要我们“搬”的,什么是需要我们“拿”的呢?
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一定读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既然较重的东西用“举”,那么司马光搬起来的那块石头一定很大,课文为什么还要说‘举起一块大石头呢’?这个‘大’字应该去掉!”
我心里一楞:这个同学的想法很有道理,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有很多同学摇摇头,有可能没有理解那个同学的看法
我说:请这个同学将你的看法再说一遍,好吗?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他说得有道理吗?
许多学生举手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有没有谁不同意去掉“大”字呢?想想看,为什么你不同意呢?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举行“小小辩论赛”,同意去掉的站着发言,不同意的坐着发言,我们来听听,谁说得最有道理。
一场小小的辩论赛紧张地进行着,小辩手们争得面红耳赤,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觉得这个‘大’应该留着,从图上来看,花园里有许多石头,花园里的石头对于小小年纪的司马光来说都是很沉的,他都得‘举’,司马光肯定是在这些石头中挑了块最大的,因为只有用最大的石头才能砸破缸,才能救出小孩。”还有的说:“只有大的石头才能砸破大水缸。”
我的反思:学生的见解多精彩!他们能大胆地提出去掉“大”字,这是成人不会想到的;而要保留“大”字的见解也有理有据。因此充分地信任学生可以使教育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学生独特的发现和见解无一不与教师的循循善诱有关。我想:如果学生不经历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过程,恐怕不会提出“大”字的去留问题。而当学生提出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我首先要充分肯定这个学生,又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其他学生重视并思考这个问题,并相机引导学生反驳这个看法,而不是盲目跟从。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课堂小小辩论赛,营造了活跃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国大典》观后感(6)
- 我爱你
- 《精彩的篮球赛》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 春天的校园
- 校园的一个角落
- 校园的春天
- 春天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
- 我眼中的校园
- 小树,我想对你说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校园的石子路
-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 土建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求
-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 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实例
- 老施工员的工地经验分享
-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 冬季施工方案重点注意事项
-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 结构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 《雷雨》 写作指导
- 《雷雨》 相关介绍
- 《充气雨衣》 写作指导
- 《雷雨》教案讲义1
- 《充气雨衣》 训练素材
- 《雷雨》教案讲义2
- 《雷雨》老师语录
- 《雷雨》 趣闻故事
- 《雷雨》随堂练习 提高篇
- 《雷雨》 重点字词梳理
- 《雷雨》 范文习作
- 《雷雨》 考点练兵1
- 《充气雨衣》 教案讲义2
- 《雷雨》 训练素材
- 《雷雨》 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