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学习目标
1、
认识“盆”“位”“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成熟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进入情景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谈话: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
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
4、
想:国王一种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划出读不懂的问题。
5、
讨论以上问题,后质疑。(师可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采取互相释疑或对疑问进行梳理过渡。)
过渡:雄日为什么手里捧着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样培育花种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思考。
2、讨论: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相机用动画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
3、感情朗读:你能把自己对雄日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吗?①自由放声朗读。②指名朗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
过渡:当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
(用动画出示相关画面)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二)读第3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讨论: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国王,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3、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
4、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合作:准备表演。(提示:雄日的话可以根据前文自己补充,最好能复述下来。)
5、表演课本剧。(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三)读最后一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那些捧美丽花朵的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3、进入情景地读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屏幕出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把你想给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的话写下来。
交流拓展,感情升华。
1、
读一读你写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的话。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后实践活动。
以“游戏诚实国”为题,想一想雄日当了国王以后,他的国家会怎么样?自编童话,续讲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四季
- 春天的花园
- 暴风雨
- 春天的声音
- 初夏
- 云
- 春游川北民俗文化园
- 夕阳下的贺江
- 春之赞
- 雪
- 杨树叶
- 家乡的小河
- 四季的雾
- 春姑娘的宴会
- 春,在哪里?
- 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
-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评价观的反思
- 试析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探析
- 交汇与融合——试论《中国文化概况》课讲授探索与体会
- 浅析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 多校区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分析
- 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 浅析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 关于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试论我国大学城的文化缺失现象
- 简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 浅谈地方合并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研究
- 浅论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20《司马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