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1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色冰淇淋真好吃
- 认真的我
- 我的好朋友
- 我家的雪儿
- 校园变成了花的海洋
- 我爱我的家
- 我要和字典交朋友
- 打雪仗
- 给老奶奶打伞
- 我爬到雪山
- 打电脑
- 不要捉小蝌蚪
- 聪明的小鸡
- 看烟花
- 有趣的迪斯尼乐园
-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制度困惑及破解
- “碎片化”: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中的迷思
- 清代四川雅安水东乡家族研究
- 释义周延开卷然
- 日本与《禁助中国海军协议》
- 战时国民党政权的边疆开发政策
-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意蕴及其操作合理性
- 文学抗战的艺术呈现
- 执政党民主制度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 契接古今中外的理论辨析
- 城投公司逃废债行为的商事立法规制
- 晚明清初市民服饰时尚与通俗小说
-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 环境教育: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
- 让城乡统筹下的产业互动发展落地生根
- 《信任》其它杂项
- 《信任》教学设计
- 《信任》教学设计
- 《我的老师》说课设计
- 《信任》相关知识
- 《信任》教学设计
- 《信任》教学札记
- 《信任》教学实录
- 《信任》教学设计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 《信任》教学札记
- 《信任》教学设计
- 《信任》说课设计
- 《信任》教学设计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