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9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主角——《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及评析
片断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自由地读了课文,谁想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生:(纷纷举手)
师:那我们请这四位同学起来合作着读这篇课文,好吗?其它同学认真地听,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同学们评价的。
生:(合作着读课文)
师:他们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A同学读得好,读得很流利。
生:我觉得B同学读得很有感情。
生:我觉得C同学读得好,特别是第一自然段读得让我觉得这条小路真美。
生:我觉得D同学读得好,特别是兔姑娘和鹿先生的话读得很有趣儿。
师:同学们读得精彩,评得也了不起。那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们心中有什么小问号吗?
生:美丽的小路是怎么不见的?
生: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
生:怎样做才能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呢?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真会学习!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吧!
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着读完课文后,又让其它学生评价这些同学读得怎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从小善于发现他人之长,乐于表扬他人,用欣赏的目光看待伙伴的良好品德。
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询问学生心中有什么小问号,让学生学会提问,成为自主探究的切入点。同学们纷纷举手提出心中的问题,大胆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也就真正成为一个探究者,学习也会变得其乐无穷。
片断二
师:同学们想不想表演五至八自然段的内容呢?
生:(热情高涨地说)想!
师:怎样才能表演得好呢?
生:要想表演好,就要把课文读好。
生:还要记住课文中的话。
生:还要注意表情、动作、声音。
师:真了不起,老师还没你们想得全面。那各个小组拿出头饰,开始合作练习表演吧,看谁表演得好。我们还要评选出最佳演员。
生:(合作练习表演)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给大家表演表演?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请这一小组上台吧!
生:(上台表演)
师:小小评论家们,你们有什么意见发表呢?
生:我觉得鹿先生表演得不错,还捂上了鼻子。
生:老师,我有个建议,兔姑娘没皱眉头。
师:你观察真仔细。
生:老师,我还有个建议:鸭先生的声音应大一点。因为书上说鸭先生叫起来。
师:那你上来表演一下鸭先生,好吗?
生:(上台表演)
师:你叫得好!
生:他叫得很好,但没拍脑袋。
师:那请你上来演一演,好吗?
生:(上台表演)
师:真是棒极了!哪个小组敢上来和这个小组挑战。
生:(上台表演)
(全班一片掌声)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活跃学的形式,改变学的方法,调整学的结构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意义之一,教师采用了表演,评价等形式,将每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学生大面积,全方位地动起来。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他们“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是对课文内容最好的诠释。在评论中,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互评,学生能够准确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根据演员的表演开展评说,运用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受到熏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和创新意识。
片断三
师:同学们,你们提问过“鸭先生为什么怪自己呢?”,请大家不要忙着回答,各小组先交流昨天老师布置的环保小调查的情况: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
生: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家里的垃圾,有纸屑、妈妈择菜留下的菜叶、水果皮、废方便袋等。
生:我们小组调查的是校园的垃圾,有笔屑、纸屑、食品袋、饮料盒。
生:我们小组调查的是餐馆的垃圾,有一次性碗筷、剩菜剩饭、烟头、瓜子壳、水果皮。
师:同学们现在明白了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了吗?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鸭先生,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真后悔,小动物们乱扔垃圾时,我没制止。
师:你真聪明!
生:如果一天一打扫,小路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生:我应召集小动物们开个会,轮流清扫小路。
师:你真会想!
生:我应该在小路上竖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路是大家的,我们要爱护它。”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奖你一颗创意星。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当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鸭先生怪自己”的问题时,教师不是忙着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合作交流课前调查的“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来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社会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阅读教学的难点,还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
在教学中,教师还有意识地进行留白,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有了留白,就有了多向思维,如“鸭先生为什么会怪自己,假如你是鸭先生,此时此刻,你是怎样想的?”,这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空间,又给学生创造了展示的平台,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都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体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赏,他们会感到“我能行”、“我聪明”。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地球之上
- 黎明前的夜
- 启航
- 童年情景
- 流浪
- 水色狂奔
- 载梦船
- 归宿
- 青蛙王子
- 记性很好
- 一个人了
- 厌倦这世界
- 清晨
- 晚霞
- 幻影
- 国学微博 2013年12期
- 海棠雅集 2013年7期
- 诗社撷英 2013年7期
- 工友是个小帅哥(外一首)等
- 机械手表 2014年1期
- 台湾游等 2013年10期
- 贾来发二首
- 致李清照 2013年10期
- 网海啸歌 2013年7期
- 归园田居等
- 平湖秋月等
- 女人那点事
- 漱玉新篇 2013年7期
- 新诗之页 2013年7期
- 幸福的一家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教案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
-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及答案:第一、二、五、六单元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
-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练习及答案:第三、四单元
- 《精彩的马戏〉教具应用 教案教学设计
- 《活见鬼》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大海睡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谈生命》教案
-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 大熊猫 教案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