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助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他们却有不同的做法。文章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形象的故事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篇幅较长,但情节性很强,适合于课本剧表演。这样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用课本剧的表演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中学,演中悟。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课前要求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选定一个小组学生做小演员,帮助他们排练本课的课本剧。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将起带头演示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细读“剧本”:
⑴ 学生自读课文,并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⑵ 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⑶ 小组合作,试着分角色朗读,设计适当的动作,读出不同语气。
设计意图:熟读课文是演好剧本的关键。读“剧本”达到让学生再次熟悉主人公对话和动作的目的。这样,在演剧本之前就引学生进入“剧”的氛围,让学生对“读”有了目的和兴趣。
2、表演“剧本”:
⑴ 小演员表演事先排练好的课本剧,其他同学观看。
(教师提出评价要求:注意看哪个角色表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个角色你认为表演得不够出色?还可以怎样改进?)
⑵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观后感。
⑶ 指名评价
(可以说说假如你来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台词?做什么样的动作。)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由交流,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之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在评价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多朗读,解决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还在学生的评价中落实了语言文字和朗读的训练。
3、创造“剧本”:
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由组合,分为三组:
⑴ 负责给本文续编结尾。
⑵ 在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想象,或者增加人物,或者扩充台词,或者拓展时间空间。
⑶ 可以不受本文的限制,自己编一个故事。
⑷ 分组表演,全班评价。
设计意图:创造表演,可以使课文的道理升华,让孩子们不仅能明白这个道理;更知道怎样在生活中运用这个道理。尝试再创造的过程中,孩子们各抒己见,学习兴趣高涨,体现了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4、再读“剧本”:
⑴ 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说说这些生字怎样记更快。
⑵ 指导书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欲速则不达
- 咱说小康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流行音乐之我见
- 歌中情
- 我喜欢音乐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伴着音乐一起飞翔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暗香
- 爱上莫文蔚
- 音乐的魅力
- 音乐的魅力
- 我和音乐
- 第一次爱音乐
- 见缝插绿和景观建筑
- 树木列植施工四步曲
- 聚氨酯板材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 建筑企业创精品工程的六个要诀
- 建筑工程项目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 浅谈监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作用
- 优秀住区规划设计五要素
- 新建植草坪不容忽视的4个问题
- 国外水域空间规划的理论
- 圆明园的信仰口诀
- 全面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意义
- 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与科学
- 黑白分明的徽州宅院
- 景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区别
- 墙面绿化是未来绿化的一个新趋势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一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随堂练习 提高篇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范文习作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老师语录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三
- 《自然之道》训练素材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作品介绍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相关故事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难点分析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四
- 《自然之道》范文习作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训练素材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梳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