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司马光》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不妨这样做:
读一读,重感悟。
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背一背,重积累。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积累,不仅应有生活材料的积累,还应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个单元练习里“熟记成语”中的四个成语(从容不迫、多谋善断、临危不惧、方寸不乱),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而小时的司马光正是如此。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背一背成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并相机出示挂图。生思考故事主要讲的是谁?
3、生回答,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
4、师简介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生动有趣的故事,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这一设计,旨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
⑴ 指名分自然段读。
⑵ 读完后学生互评。(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你觉得故事中的司马光是处怎样的孩子?
故事情节简单,通俗易懂,在引导学生主导通课文的同时,初步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感悟提高: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当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出示第五自然段。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话: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危险的情景。
4、看图观察其他小朋友惊慌的表现,练习说话,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当时慌乱的场景。
5、引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抓住“举起、使劲砸”等词边读边想还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
6、齐读第六自然段。
阅读不能局限于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应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充分地感悟,富有创意地表达,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四、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1、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人纷纷夸奖司马光,人们会怎么称赞他?(相机出示四个成语:临色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读读背背。)
2、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这一环节是再一次感情司马光的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别、那、吓、到、都、叫”。
2、自学笔顺,同步描红。
3、分享成功经验。
4、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中华恐龙园
- 秋游挂榜山
- 丽江二三事
- 请到绿城南宁来!
- 北京五日游
- 美丽府南河
- 开封一日游
-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 春游
- 游庐山瀑布
- 喷泉广场
- 夜游南岸嘴
- 参观湖南修山水电站
- 秋天的鼋头渚
- 快乐的一天
-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探析
- 试论合作学习
- 浅谈高校德育中生态意识的培养
- 试论网络技术在金融学类课程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 浅议辅导员博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 浅析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 浅谈高等教育权力系统特征及模式整合
- 探析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
-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分析
- 浅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研究
- 探析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的式微表现及根源
- 浅谈成人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策略研究
- 浅谈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其改进
- 浅谈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词语解释
- 老舍论鲁迅:前无古人
- 信任陌生人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素质教育新学案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句段品味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法指导
- 中国人难道已默认自己是一个弱者?
- 文学知识:议论文的开头
- 我们的自信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评析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
- 文体知识:杂文
- 郑振铎论鲁迅:不朽的鲁迅
- 国联(国际联盟)
- 九·一八事变
- 深刻的揭露,尽情的讴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