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

《司马光》教学案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2

《司马光》教学案例

【背景】

社会发展需要创造,人人都希望有所创造。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创造的潜力主要取决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素质教育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也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在的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正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他们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目标】

把学生真正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争辩,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2、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流程】

师:如果不砸缸,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救人?

(学生讨论,交流)

生1: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伙伴拽上来。

生2:去喊大人救他上来。大人个子高,能够着缸沿。

(其他学生:等大人来,小伙伴早淹死了。)

师:对了,时间来不及。

生3:找一根长竹竿,让小伙伴抓着爬上来。

生4:给他一个救生圈。

(其他学生:当时没有救生圈。)

师:好的,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想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①:小伙伴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了水。)

师: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又一次演示“人”离开“水”,人离开了“水”,就不会被淹死了。)

师:真好。大家给他鼓励。

(学生一起鼓掌。)

师:那么司马光用的方法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②:水从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

生5:司马光用的方法是砸坏缸让水流出。

师:这样水就……

生:(齐)离开了人。

师: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想的办法是让“人”离开“水”。当时,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缸救人,让“水”离开“人”。设法让“人”离开“水”是正向思维,常规思路;砸缸让“水”离开“人”是反向思维,超常思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评价】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健康情感,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开发学生思维也是不容忽视的。

1、明确目标,找准思维训练的落脚点:

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思维,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在备课时找准思维训练的落脚点。我准确地把握了《司马光》一文思维训练的切入点与落脚点,抓住水与人的关系来开启学生的思维。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指的是沿着固定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具有两重性,积极的方面是慎重、稳妥;消极的方面是缺乏创新精神。《司马光》一课教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这种求异、求新的思维品质一旦养成,意义非同小可。许多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正是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的结果,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哥白尼确立日心说,都是反向思维结出的硕果。如果学生养成求异的习惯,就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拓展新的思维空间,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2、化静为动,巧用激发思维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喜动厌静的特点,精心制作两组投影复动片。一是演示“人”离开“水”,二是演示“水”离开“人”,两相对照,清楚、生动地显示了两种救人方法的不同思路,辅之以简单、明了的板书,年幼的学生也都领悟了两种救人方法的不同,教学手段是巧妙的。

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将课文内容化静为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将抽象的思维模式形象化,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各项能力。因此,当前在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肩负重任的我们应更加努力,更加大胆地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奥运福娃火娃——欢欢
今天我值日
爱祖国.爱家乡
伟大的祖国
假如我是风筝
我心中的祖国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童年趣事
老师不在的时候
我经历的一件事
家乡的变化
考试
我和我的祖国
寄往天堂的一封信
当我受到表扬的时候
浅析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
浅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等职业学校物流项目教学中竞赛方式的综合运用
浅析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初探
试析积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应对策略
试论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导游业务》课程改革与导游服务技能系统研究
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素质结构模型初探
浅谈对我院美术教育和教育实习现状的思考
浅议外语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结构调整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及改变对策
文具“四美”绝唱千古
读苏东坡《赤壁赋》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赤壁赋》谁是开导者
《赤壁赋》有关资料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
才子苏轼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我读苏东坡《赤壁赋》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
《赤壁赋》“窈窕之章”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