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释放孩子的热情“摸”出来的壁虎尾巴──《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案例
一堂语文课,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学、合作地学、创造地学,是教师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应了解懂得孩子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设计上多一些童心,在课堂教学语言中善于运用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学生的兴趣才会随着你的引导步步浓厚。在教学中,激发孩子好奇、好玩的天性,在课堂中释放他们的热情,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案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7课《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片段。
一、教师谈话引入
1、请大家起立做一个动作:摸摸屁股后面有什么?
(学生非常好奇,注意力被深深吸引)
反馈:没有什么,只有裤子!
2、师:如果你是一只小动物呢,摸一下屁股会有什么呢?
学生齐声答:尾巴。
3、师板书:尾巴。
指导性提问:“尾”字怎么记?
(尸字头,下面一个毛)
师:为什么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反馈:尸是死的人和动物的身体,尾巴在身体的后面,又有毛,所以“尸”下一个毛。
师:巴──乚,这一笔 怎么记住它?
生:像条弯弯的尾巴。
师:谁能给巴变一变?
学生:爸──爸爸是父亲,巴加父字头……
4、师继续谈话:谁能告诉我,我们有尾巴吗?
学生开心地笑:没有!
师请大家用完整的句子答:我们人没有尾巴。
(强调:尾巴读轻声)
师:我们没有尾巴,你知道谁有尾巴?长得怎么样?
同桌互相说一说(激起了学生说的热情)。
反馈:
请小朋友把自己发现的小动物的尾巴样子说给大家听,比比谁说得形象!
指名说,学生指手画脚地说,课堂气氛热烈。
二、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壁虎的尾巴?谁见过?
学生积极回答,模仿。
师板书:
壁虎 尾巴。
2、指名答:
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壁虎?它的尾巴上有毛吗?
学生反馈:
在夏天,高墙上,墙角上。
3、师表扬,引出课题:
今天,壁虎要去干一件事,是什么呢?
师出示卡片“借”,贴在壁虎和尾巴中间。
生读:壁虎借尾巴。
师:你们借过东西吗?用“借”说说。
学生有生活体验,说得很丰富。
4、设疑激思:
你们看着这句话,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看谁说得不同?
(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反馈: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有没有借到尾巴?它借尾巴有什么用?它什么时候去借?它怎么样借?
它要借多少尾巴?……
5、师借题发挥激发学生读的热情,谈话:你们提的问题又多又厉害,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想!
师:要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你们与信心吗?
生: 有!
师:那还不赶快行动呀!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
【案例简析】
上面这则案例,从有趣、幼稚的摸屁股动作入手,或许登不了大雅之堂,却深入孩子的心里,他们的注意力被一下吸引住了,课堂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教学“尾巴”两字时,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用孩子的看法来识记,既借口发挥,又调动孩子的主动学习情绪。利用孩子们好奇的心理,设疑提问,给人以“己任”,顺理成章地把孩子引入了读的“欲望谷”,为初读课文垫下扎实的“兴趣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虎山公园
- 我的太爷爷太奶奶
- 冬季运动会
- 大象与蚕宝宝
- 家乡的石夫人
- 我的遥控飞机
- 富饶美丽的秋天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文具盒里面的争吵
- 大奶牛
- 未来的房子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夏天
- 兔子的红眼
- 雪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之我见民法论文(1)
- 生命权损害赔偿中的基本问题民法论文(1)
- 韩国民法典修定之比较研究民法论文(1)
-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
-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 探析法律中的事实民法论文(1)
- 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探讨民法论文(1)
- 地权的困境:明代史个案研究民法论文(1)
- 关于离婚自由的法社会学思考民法论文(1)
- 论学位诉讼的性质
- 责任保险与民事责任的互动民法论文(1)
-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 论代位权诉讼民法论文(1)
-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民法论文(1)
- 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太阳》教学实录
- 《小小的船》教案
- 《称象》教学设计十六
- 《称象》教学设计十七
- 《称象》大改写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称象》课堂教学简评
- 《称象》相关资料
- 《称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称象》教学札记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称象》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