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3
《夏夜多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童话角色、结构特点,理清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夏夜的公园图)请学生看图说说夏夜的美景。
2、夏夜真美,今天我们就学习(课件出示):
15、夏夜多美
读课题。
3、过度:
在这么美丽的晚上演绎了一件感人的事。是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同桌讨论刚才的问题。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1~5自然段:
⑴ 看图说说小蚂蚁的样子。
学习生字“趴、根”。
设疑: 小蚂蚁为什么哭呢?
⑵ 同桌读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并讨论以上问题。
⑶ 全班交流。
⑷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⑸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它的哭声引来了谁?
学习“莲”。
② 如何帮助小蚂蚁?
读第四自然段。
③ 学习“腰、爬”,请学生表演这一节。
⑹ 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学习“感、激、非”,理解“非常感激、连声”。
② 指导朗读。
⑺ 角朗读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2 学习第六第七自然段:
⑴ 睡莲不但热心,又好客,指导朗读第6节。
⑵ 小蚂蚁愿意吗?指导朗读小蚂蚁的话,学习生字“急”,表演它父母着急的样子。
3、表演读1~7的对话。
4、睡莲姑姑有办法让它回去吗?为什么?
又有谁帮忙了呢,读8~13节。
指名回答,找同学读睡莲与蜻蜓、萤火虫的对话。
5、小蚂蚁是怎样回家?
看课件先说说。再读课文中的第13节。
6、表演读一至十三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教师扮演记者采访小朋友。
四、巩固生字
1、猜谜。
2、同学做动作老师猜。
3、拿卡片考小朋友。
五、课后延伸
1、想一想:
小蚂蚁回家后会是怎样一幅情景?
2、自找同伴表演课文。
【课堂构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小朋友特喜爱像这样的文章,且儿童喜欢表演,我利用这点,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表演,且借助一定的想象,通过抓住彼此间的对话进行大量的朗读,从而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的道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蚂蚁的启示
- 编织
- 体育大会比赛归来
- 误解
- 采访
- 迟到的体验
- 有趣的“东拉西扯”
- 那时候,我泪流满面
- 新年历险记
- 难忘的儿童节
- “假扁球”的烦恼
- 追逐梦想
- 游香港海洋公园
- 人美是什么?
- 原来是妈妈呀
- 关于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招聘工作浅析
- 探析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探索和体会
-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性别不公平的外部因素分析
- 浅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 试论地方普通高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 浅谈新形势下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 试析医高专校院(企)文化对接建设思考与实践
- 谈论高等教育质量公平及实现
- 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
- 试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 浅析民办大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挖掘文本 渗透科教 突破难点──《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主动探究,开拓创异思维
- 语文的延伸─—《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评析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课堂情境──沿着学生的需求去寻找──《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评析
- 《自己去吧》教学案例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评析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自己去吧》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探究学习让课堂焕发光彩──《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