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2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重点学习第1~3自然段。理解这部分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语感,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的内涵。有机地结合练习说话,积累“圆圆的”这类结构的词,想象角色间的对话,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学习第一段
1、课件出示:
荷叶圆圆
学习“荷”字,学生说说认字方法。
组词:荷花。
2、课件出示:
荷叶
荷叶除了圆圆的,还是怎么样的?
3、课件出示: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
齐读。
4、拓展练习: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的, 的。
(大大的、美美的、青青的、凉凉的、鲜鲜的、嫩嫩的)
5、荷叶美吗?还有什么也美?
(荷花)
出示荷花图。
引:荷叶美,荷花也美,写荷叶的课文更美,想读课文吗?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
2、生字检查与巩固:
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读。
指导读:
开火车(有拼音时一半,去掉拼音另一半同学)。
你读这些生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分析字:
哪些字难读、难写、难记。
要点:
珠──组词:
珠子、珍珠、弹珠、眼珠。
摇──做动作:
摇手、头、身。
晶──星星、亮晶晶,月亮亮晶晶,玻璃亮晶晶。
透明──课件出示透明的翅膀。还有玻璃、水是透明的。
3、小朋友,你们刚才读课文时遇到荷叶的哪些朋友?
课件2出示:
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他们都是荷叶的小朋友。
请学生跟这些朋友打招呼。用不同的语句。
一齐逐个向动物打招呼,同时点击动物。动画演示。
4、选读课文:
这些新朋友,你们喜欢哪个?就选择哪一段话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朗读课文。
指名选一段喜欢朗读展示。
按课文顺序,选择同一角色的起立齐读。
三、学习第二段
荷叶太美了,所以小伙伴们纷纷跑来,最先跑来的是谁呀?
1、课件出示:
小水珠与荷叶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问:摇篮是什么?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
动作表演。
2、你们想一想:
水珠在荷叶这个摇篮上可以做什么?
出示:
小水珠说:“我可以在荷叶上 。”
(睡觉、唱歌、听青蛙唱歌、看星星、看月亮、休息、跳舞、打滚)
3、荷叶会对小水珠怎样说?
荷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角色对话,随机动作表演。
四、学习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问:
有什么问题吗?
理解“停机坪”。
2、朗读练习:
“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3、拓展:
这句话好像少了一句,谁知道?
导:如果小蜻蜓是一条小船,那么停机坪对它有作用吗?
出示:
小蜻蜓说:“我是 ,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怎样的飞机?你们说小蜻蜓像飞机吗?
看课件演示。
荷叶是小蜻蜓怎样的停机坪?
出示:小蜻蜓说:“荷叶是我 的停机坪。”
(安全、美丽、漂亮、好看、温暖、绿色)
4、连起来齐读1~3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延引:
荷叶给了小水珠和小蜻蜓无比的快乐。还有小青蛙和小鱼儿也在荷叶这里过着快乐的日子。这些我们就下节课学习。
五、抄写生字
1、指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练习抄写生字:
写在书上。
挑三个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张家界
- 读《母亲的偏方》有感
- 金色的秋天
- 看《太行山上》有感
- 蜘蛛吃网
- 秋夜
- 老家的老屋
- 我爱我家的葡萄
- 游自贡灯会
- 再见,大海
- 家乡的变化
- 百年奇观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我家的吊兰
- 暑假黄山之旅
- 太阳能光电化学转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能源专业论文(1)
- 农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07-2015)(三)-新能源专业论文(1)
- 华贲:中国低碳能源战略刍议
- 节能:中国大思路
- 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机遇-新能源专业论文(1)
- 排污权交易:市场化的节能减排
- 浅析我国节水灌溉应采取的对策
- 深圳应实施低碳发展战略
- 农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07-2015)(一)-新能源专业论文(1)
- 我国光伏产业的突破与隐忧-新能源专业论文(1)
- 新能源法案为美玉米提供投资机会-新能源专业论文(1)
- 美国为何倡导绿色能源政策-新能源专业论文(1)
- 风电行业:1/3机组闲置-新能源专业论文(1)
- 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农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07-2015)(二)-新能源专业论文(1)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突出语文本性 加强语言训练──《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麦哨》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麦哨》教学设计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