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所、牧“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背育古诗。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老师范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愿意将课外学飞的古诗背育给大家听?
2、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新诗。
3、请大家注意观察图画:
(老师贴出图)
谁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一个小孩骑在牛背上正在看什么)
他到底看见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读古诗《所见》。
二、初读古诗,记忆生字
1、自己读完古诗后,读给大家一听,互查读音。
2、将本诗要掌握的生字圈出来读一读,同桌交流记忆。
3、老师反馈:
(1)出示生字卡片:
所、牧、蝉、闭、材、童、黄、诗、指名读准字音。
边读老师边按诗的顺序摆放生字卡片。
(2)分析记忆:
这么多生字怎样快速的记住呢?
① 熟字带生字:
推──捕 蜻──蝉 共──黄 认──诗
听──所 意──童 亲──立 放──牧
② 编儿歌记忆:
一户一斤米──所 人才进大门──闭
骑牛写文章──牧 由到共里共加队──黄。
③ 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1、将这些生字带入诗中,谁愿意给大家读读。
(指多名学生读诗)
2、自由读诗:
结合图想想,诗人都看到什么啦?再与同桌交流。
3、请学生简述诗意,老师相继补充:
学生:诗人看到一个放牛娃骑着一头老黄牛唱着歌,他的歌声非常响亮,振荡着树林。可他听到了蝉的叫声,想要去捉蝉,于是马上闭上嘴停止了唱歌。
老师:同学们想像一下,闭上嘴的小牧童会怎样做呢?
学生甲:骑在牛背上盯住蝉。
学生乙:不,牧童从牛背上下来,准备去捉蝉。
学生丙:牧童从牛背上下来站在地上,先看好目标,然后去捉蝉。
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大家说产应该怎样朗读这首诗呢?
四、在意境中诵读古诗
1、自由读练。
2、扮演诗人到图画前诵读古诗。
3、背育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自己描红找关键笔画。
2、教师出示范字:
请学生说说关关键笔画。
3、学生独立临写。
4、同桌交换课文互相写。
5、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古诗《所见》,说说诗人的名字。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词语:
所以 所有 放牧 特 草 关闭 闭路电视 黄牛 特 童 古诗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古诗两首中的另一首诗。大家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
小池。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这首诗是谁写的?
(杨万里)老师简介: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人大多数也是描写自然景特的。
2、借助拼音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集体认读生字:
池、惜、阴、晴、柔、露。
学生边读老师边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交流记忆方法。
5、集体反馈:
(1) 熟字带生字:
地──池 明──阴 错──惜 情──晴 雾──露。
(2) 编儿歌记忆:
把矛放在木头──柔。
6、再读古诗:
看谁字音读得准。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听老师范读:
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儿看出的?
学生甲:夏天的景色,因为夏天荷花开。
学生乙:夏天的景色,夏天的时候有蜻蜓。
2、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景物,你还从诗中看出有什么景特呢?
学生甲:有泉水。
学生乙:还有树。
3、那还有没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泉眼、晴柔)
老师简单讲解:
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是晴天的美好。
4、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找到小伙伴再读读古诗。
5、推荐读。
6、练习背诵。
四、课后延伸
1、齐背13课的两首古诗。
2、请每个学生收集描写夏天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五、课堂作业设计
照样子填一填:
放:放牧 放羊
牧:____ ____
晴:____ ____
惜:____ ____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个奇怪的梦
- 我长大了
- 珍惜时间
- 贴鼻子
- 我的龙龙哥哥飞起来了
- 大雾
- 续写《一只小鸟》
- 拔河
- 我爱蓝色
- 泡杯菊花茶
- 秋天的快乐
- 我的课余生活
- 收酒瓶的小男孩
- 自我介绍
- 我的同学
- 最新入党转正申请书
- 发展、转正党员工作的材料整理规范
- 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例
- 2009年7月入党转正申请书
- 教师预备党员XX年入党转正申请书
-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 XX年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 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范文
- 教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
- 最新XX年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 大学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 比较专业的入党转正申请书
- 教师预备党员如何写转正申请书
- 2009年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 国际政治中的同盟理论:进展与争论
- 无功电容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 电动机电气故障及检修的论文
- 宪政视野中的信访治理
-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
- 联网收费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 关于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材差调整方式的探讨
- 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确定
- 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 某十一层框架综合楼电气施工方案
- 浅谈清梳联电气控制生产质量的影响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检查重点
-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论纲
- PLC在工业水泵站电气信号装置中的应用
- 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6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9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2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8
-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7
- 《要下雨了》教学实录3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5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4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