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自得,提高读书效率。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创设情境:
(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
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
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1、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⑴ 自由读文:
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⑵ 组内交流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
“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2、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⑴ 检查认读:
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⑵ 交流认读:
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3、朗读(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⑴ 小组内交流读文:
你读懂了什么?
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⑵ 自己轻声读文:
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⑶ 学生共同读文:
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⑷ 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
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4、练习(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5、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⑴ 记字形:
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⑵ 学写字:
学生观察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⑶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1、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⑴ 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⑵ 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
2、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⑴ 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⑵ 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① 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② 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⑴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⑵ 自由朗读,思考:
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实验田
- 五官的秘密
- 影片《人工智能》故事梗概
-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时空旅行
- 从猴子到人
- 三国英豪赶时髦
- 儿子的信
- “十”的五天经历
- 鲁迅作品综述
- 时空旅行
- 阴差阳错
- 穿越时空
- 环保,刻不容缓
- 我的一次经历
- 企业综合办公室工作思路
- 公司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 反腐倡廉计划
- 一封给领导的感谢信
- 预备党员个人整改措施
- 教育工作要点
- 小学党员教师整改措施
- 教育局工作思路
- 社区建设计划
- 巾帼文明岗创建计划
- 平安单位创建方案
- 我校小学德育工作措施
- 幼儿园第二学期工作要点
- 群众满意窗口创建计划
- 乡镇组织工作要点
- 采访权和人格权的冲突与平衡(1)论文
-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的赔偿之我见(1)论文
- 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内在关联性
-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商业成功之探析
- 论微电影在广告中的运用
-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下)
- 青春微电影的文本解读
- 金山游戏发力影视娱乐营销
- 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 论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 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分析探求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异同
- 影视广告中的情感体现
-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 直接民主制分析及其启示——从雅典民主到卢梭的相关理论
-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课堂实录及反思
- 《画家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秋天的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断及反思
- 《找春天》
-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2
- 《北京亮起来了》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我是什么》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