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 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三、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
教师要告诉学生 :
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
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
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四、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⑴ 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⑵ 教师小结:
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⑶ 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秋天
- 我的老师
- 晨雾
- 我爱你,家乡的秋天!
- 秋
- 老榕树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妈妈的眼泪
- 读《纸船》有感
- 暴风雨后
- 猎犬自述
- 秋
-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 读《流泪不如流汗》有感
- 我爱你,秋
- 金融创新与资本服务“三农”
- “雨城”茶业 香飘万里
- 中国产品未来发展在哪里?
- 吃好鱼也要选好鱼
- 揭穿“大麦青汁”里的那些忽悠
- 健康喝汤 安度冬季
- 畏惧也是一种美德
- 以颗论价的仙进奉荔枝
- 世界著名博物馆魅影
- 广西典林打造绿色食品新食业
- 烙到人民大会堂的牛庄馅饼
- 工商资本下乡当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 螃蟹“避孕”不划算
- 盘点“十二五”绿色食品成效
- 为了共同的责任
- 《劝学》课堂实录
-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四)
-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二)
- 《就是那一只蟋蟀》
- 《〈呐喊〉自序》课堂实录
-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五)
-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 《新解质疑》教学片断实录
- 大傻教《这个世界的音乐》
-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 《劝学》教学实录
- 《鲁迅剧场》教学实录
- 写人记叙文讲评实录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一堂室外作文课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