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5
《未来的桥》品评交际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己或兴趣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指导学生爱表达,准确地在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同时还发挥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议出谁的设计好。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趣。
【课前准备】
结合第32课《兰兰过桥》的学习,引导学生设计“未来的桥”,以便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交际
1、师讲述,学生入情境。
兰兰跟着爷爷,走过潜水桥、塑料桥。一路上,领略了不少美景。这时,爷爷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请兰兰帮忙通知一下。
2、尝试做兰兰,与小猴交际。
3、创设悬念,帮助设计。
师:小猴高高兴兴地跑向小熊家,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怎么办?
生:可以游过去;请乌龟帮忙;请小鸭子帮助。(学生讨论得相当激烈)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但是今天咱们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现在,把你们小组设计的大桥图样拿出来,准备向小猴推荐自己设计的桥。
(学生通过发挥想象,设计了形态各异、不同造型的桥,有立交桥,有时空隧道桥、太空桥,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淋漓致致的发挥。)
二、展示画面,进行交际
1、介绍自己设计的桥。(桥的名称桥的样子)
⑴ 同组学生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⑵ 学生代表上台,边展示桥边介绍:台下的同学根据他的介绍进行评价或质疑,做到有说、有评、有问、有答。
2、谈这样设计的特点。
⑴ 师生交际。
师:请问××同学,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我设计的时空隧道桥,看到恐龙,小猴可以邀请恐龙来到小熊家,那该多热闹啊!恐龙还可以带来大家所不知道的新鲜事。
师:你的创意真好!又是一位了不起的桥梁专家。
⑵ 生生交际。
① 同组的同学互相问一问,说一说自己设计的桥,为什么这样设计的?
② “小记者”采访。在互动交际中,要求学生做到举止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交际的内容可涉及桥的名称、样子、好处、坏处等。
③ 请“小记者”汇报采访情况。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交际环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际。在互动中,学生的语言再次得到锻炼。)
三、在评选活动中交际
准备一块黑板,把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贴在上面,请学生评选最优桥梁设计。
(只要方案有特色,都应充分肯定)
四、扩展情境,延伸交际
创设“走桥”的情境。
1、学生当小猴子,走上了这座新颖的桥,可以说说自己走上桥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新鲜事或谈谈自己走上桥的感受。
2、邀请一学生做小熊。
小猴过桥后,至了小熊家,向小熊介绍自己走的桥。(进行交流)
3、其他学生认真听,再做简单评价。
(因为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桥梁,所以他们都编出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孩子的情绪此时达到了高潮,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雷锋的童年
- 我们班的三大“公主”
- 全家“砍“动员
- 我的外公外婆
- 我的妈妈
- 自我介绍
- 我的铁哥
- 隐形老爸
- 红烛颂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死党”们
- 麻烦弟弟
- 我们的数学老师
- 我的爸爸
- 我的奶奶
- 试论翻译补偿法的界定与分类
- 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民族地区建政工作的两点看法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 论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 本能,本性,本质
- 论公务员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养成
- 汉泰动物量词对比研究
- 碎片化背景下的城市社会公共空间建构
- 《红楼梦》邦斯尔译本体例风格探析
-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政府官员问责制再造
- 返乡购房: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调查分析
- 《汉语教程》与《你好》语法编写比较分析及思考
- 我国城市新区发展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 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思考
- “集中”抑或“分散”:近代苗疆农村土地的分配关系
- 《三袋麦子》片断赏析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札记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说课设计
-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 《三袋麦子》课文
-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
- 《三袋麦子》片断赏析
- 《三袋麦子》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