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海中听海
海中听海
丛维熙
海能听吗?
许多文艺作品都是从视觉上展示大海的形象的。
而法国现代派电子音乐作曲演奏家亚尔,在艺术长廊中别出心裁,他将万顷波涛,浓缩于一盘小小的磁带之中,只要你按一下音响的键盘,咆哮的大海就在你的头脑中手舞足蹈了。它时而疯狂,时而娴静,时而________,时而温柔;时而________,时而絮语……从中,我听见了大海深沉的呼吸,我觉得我认识了海,并从大海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那次,我远行南海西沙群岛,便把亚尔的“海”带上,一则解除漫漫航程上的寂苦,二则想和真实的海作个比较;眼睛眺望着真实的海,耳中听着音乐旋律中的海,不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吗?
那天船艇行驶在琛航岛和珊瑚岛之间,23号强台风在太平洋生成,旋即横扫菲律宾,又从南沙而西沙。入夜,船艇只好在大海中抛锚,涌浪卷起锚链撞击甲板的哐啷哐啷的巨响声,首先把亚尔的海撕裂成碎片!
海咆哮了!
海疯狂了!
耳机中的海迅速褪色,变成缕缕游丝,而我身下的海,则排天而来,狂浪飞上甲板,又折然飞去,眼前一片浑浊,一条两千多吨重的船,竟像一片树叶一样,上下飘飞,似已被风浪夹携在浪的漩涡、海的深渊中去了一般。
耳机滑落,我像醉汉一样在舱内踉跄。活生生的海,用它全部蛮劲,一会儿把我抛向高空,一会儿又把我抛向谷底。海似乎正在翻身,它痉挛着、震颤着、呐喊着、厮杀着,把积蓄在体内的原始势能迸发出来,把浪甩向夜空去和星月接吻,把船埋进海底去造访死亡之谷。在这一霎间,我突然感到世界上一切描绘和吟唱海的艺术,都已宣告死亡;亚尔电子音乐中的海,在真正的海啸面前,似成了干涸的无水之塘,他写在五线谱上那些音符,一律变成了僵死的小小蝌蚪!对比我身下发了疯的大海,虽更有诗情画意,但却少了海的神韵和海的性格。
……于是,我往日对海的孟浪,被撕碎了,它变成大海喷吐出的一个个泡沫,旋即被卷入呼啸着的海的深渊。
海中听海,不虚此行。
【问题】
1、从下边选择恰当的词填到横线上。
放肆
暴虐
喊叫
怒吼
2、文中写亚尔的海和它给自己的感受,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3、从这篇文章看,海的“神韵和性格”是怎样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尽量不用文中的词语。
4、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不虚此行”?
5、试说明题目中两个“海”的含义。
【提示】
1、暴虐、怒吼
2、衬托真实的海;衬托真实的海给自己的感受。
3、强有力;桀骜不驯。
4、因为作者认识了真实的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枫之断想
- 花永不谢
- 孤独
- 那些朋友
- 心情也有颜色
- 那些幸福永远定格
- 依夏
- 成长是一条巷
- 春你在那里
- 一路走来
- 田间爱
- 吼声下的人
- 摇滚的孩子
- 长发
- 日历
- 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训练探究
- 浅析绘本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 试论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浅谈“新常态”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
- “知人论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的应用
-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促进人发展的现实意义
- 新式教育建设中出现的矛盾
-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 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
- 论乔治·克洛斯科的公平原则
- 探究提高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 中国古代都城选址因素浅析
- 《雨点》教学设计
- 《春到梅花山》教学反思一
- 《小池塘》教学设计三
- 感受、体验、创新——《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小池塘》教学设计一
- 《雨点》教学设计
- 《小池塘》教学设计二
- 《雨点》教学设计一
-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一
-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
- 老舍的《草原》赏析
- 《可贵的沉默》
- 《小池塘》教学设计四
- 《雨点》教学设计
- 一般文本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