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诗《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这篇课文是当代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饶,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新诗很有吸引力,在小学他们接触更多的是格律诗,这首新诗语言美,富有节奏韵律,会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的感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这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和深刻的影响。教师一定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牢牢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迸出思维的火花,体验对人生的感悟,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积累痴想、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等词语,学会运用;
3、学习象征的手法。根据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我把本课的过程和方法目标定为:
1、学会朗读、品味诗歌语言;
2、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悟诗歌;
3、领会诗中“山”、“海”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人生,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2、树立正确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是:新课标中强调了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本诗的难点是: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为此我特确定本课的关键点是:理解文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二、生情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们要从小学生过渡为中学生,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去克服,另一方面诗的第一节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语调来写,能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但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突破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对贯彻课程标准和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四、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课文。
(联系地域特点,提问: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而是生活在苍茫的大山里,同学们会想些什么呢?引发学生想象山里孩子的想望,搭起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
2、出示学习目标。
3、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初一是起始年级,一定培养学生打好基础,不能忽视认字、写字的训练。)
4、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山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 )
5、研读赏析。
(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主动品味揣摩语言,从中发现问题共同探究赏析。)
6、体验反思。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首诗给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能走过文字的桥梁,用自己的心灵与诗人沟通达到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启示,丰富自己的个性,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
7、布置作业。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把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表达成文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件我悔恨的事
- 读《学会看病》有感
- 成长的烦恼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秋游
- 打架之后
- 学习的小窍门
- 马虎的我
- 吃一堑,长一智
- 我考了第一名
- 这次,我成功了
- 一次有意义的班队活动
- 运动会
- 礼物
- 惊心动魄的一晚
- 乡镇大雪天气应急预案
- 音乐室管理制度
- 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 现代实验小学学校图书室管理制度
- 2011年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
- 音乐室、舞蹈房使用管理制度
- 小学安全应急预案
- 音乐室管理制度
- 中学图书室管理制度
- 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实验小学学校校舍安全应急措施
- 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二)
- 小学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制度
-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 口译和笔译的区别
- 分包合同“以业主支付为前提”条款的分析与建议(1)
- 外事科技翻译人员的基本素养
-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宪法秩序约束(1)
-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 浅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 浅析近年来离婚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1)
- [教学论文]QAIT模式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启示
- 粉煤灰中未燃组分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
- 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 公共选择视角下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方向
- WTO的《政府采购协议》及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
- 从TCL并购案看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异同及取舍(1)
- 社会保障财政制度研究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6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
-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威尼斯的小艇》综合资料
-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2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4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A、B案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3
- 《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及评析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