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大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有个好的开头,一开头养成好习惯,开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局面,今后就好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王家新的诗《在山的那边》是7~9年级语文学习阶段的第一课。对刚进初中的农村学生来说,要读懂诗的含义有一定难度。诗歌语言凝练,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


二、案例描述

1、学习活动的开端──自主意识的激发:

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说说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记下来。学生初读时主要碰到了这些问题:

⑴ 诗人好象没真正见到大海。

⑵ 诗人只是想象出一个海──“信念凝成的海”,那是什么?

⑶ 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

⑷ 一座座山顶为什么诱惑着我?

⑸ 海潮漫湿枯干的心灵是什么意思?

⑹ “全新的世界”是什么?

……

点评: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假如每课教学都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教师便引导学生经历“没有问题──提许多但是质量不高的问题──能提有质量的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形成能力过程。

2、学习活动的发展、高潮──探究意识的觉醒:

面对学生向我提出的许多问题,我知道,其它他们是对诗中“海”与“山”的象征意义,还有“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不懂,这当然什么都没读懂。要探究先抓住探究的关键。

师:① “我”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现在有何不同?

② 诗人长大后,怎样解释“海”?

生齐诵:“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师:这里的“海”、“全新的世界”、“照亮你的眼睛”分别象征什么?

生:理想、实现理想、实现理想后的感觉。

师: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付出什么?

生:努力、艰苦的劳动。

师:诗人怎样写这个过程。

生齐诵:“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一座山顶/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师:“翻过无数座山”这句怎样理解?

生:是经历的千辛万苦,是跨越了无数障碍,是重重困难。

师:“我”在经历千辛万苦的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没有失望、退缩?

生:有失望,但没有退缩。

师:从哪些诗句中看得出?

生齐诵:“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 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点评:学生的朗读是那样的整齐,响亮而又饱含感情。是他们探究意识的觉醒,我不失时机,领着他们走向高潮。

师: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海潮夜夜奔来一句象征什么?

生:理想在向我招手,日日夜夜呼唤着我,鼓舞着我。

点评:探究到这一步,讨论此诗的主题已经水到渠成。

师: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1:实现理想,要历尽千辛万苦。

生2:多次奋斗达不到目的,也不要灰心丧气。

点评:上述教学环节中,由于老师抓住了探究的关键,精心设计出探究的问题。如探究初的第一问,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接下来所有的问题只是顺藤摸瓜,一切疑难迎刃而解。因此,整个探究过程呈层进式,一气呵成。

3、学习活动的结局──合作意识的培养: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师:谁还有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全班同学帮助。

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自己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⑴ “隐秘的想望”指什么?

⑵ 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

⑶ “给我的印象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⑷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

⑸ “枯干的心灵”比喻什么?

点评:前一个环节,教师引导扶助学生探究到一定程度,这个环节再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深入细致地品读诗文,切磋琢磨。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员写到黑板上在全班征答。同时教师也可以作为参与者,对同学的问题或看法提出质疑,进一步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分享成果,达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三、案例分析

整堂课自主探究式教学实验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论思想作指导,教师采用讲授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把“扶”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引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本课教学给我几点启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灵活组合,使之成为和谐、高效、完整的学习过程。

2、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什么时候最快乐
《闪电狗》观后感
郭老师
精灵学校
台湾之旅感想
我读书,我快乐!
父母的爱
《树叶的香味》读后感
读——《火鞋与风鞋》有感
海底总动员
我读书我快乐
探望维和部队英雄
我的班主任时梦丹
今天,我给奶奶画像
寻找爱的足迹
最新研究生论文格式
高校图书馆在大众精神休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试析知识社会与图书馆立法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创新论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两项重要技术的探讨
城市园林绿化问题分析
试析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初探
试论高职学院图书馆职业道德
浅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关联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最新大学生论文格式
浅析正确定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试析哈尔滨市公共图书馆共享工程建设调研报告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意识
数字图书对图书馆员的挑战及应对
干国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再别康桥》教案(本站论坛稿)
钱梦龙老师上《睡美人》(本站论坛稿)
《促织》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死水》教案(本站论坛稿)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本站论坛稿)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阿房宫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阿Q正传》第五课时实录(本站论坛稿)
《赞美》教案(本站论坛稿)
《闺塾》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一节“相识”课【已发表】(本站论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