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大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有个好的开头,一开头养成好习惯,开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局面,今后就好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王家新的诗《在山的那边》是7~9年级语文学习阶段的第一课。对刚进初中的农村学生来说,要读懂诗的含义有一定难度。诗歌语言凝练,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
二、案例描述
1、学习活动的开端──自主意识的激发:
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说说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记下来。学生初读时主要碰到了这些问题:
⑴ 诗人好象没真正见到大海。
⑵ 诗人只是想象出一个海──“信念凝成的海”,那是什么?
⑶ 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
⑷ 一座座山顶为什么诱惑着我?
⑸ 海潮漫湿枯干的心灵是什么意思?
⑹ “全新的世界”是什么?
……
点评: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假如每课教学都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教师便引导学生经历“没有问题──提许多但是质量不高的问题──能提有质量的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形成能力过程。
2、学习活动的发展、高潮──探究意识的觉醒:
面对学生向我提出的许多问题,我知道,其它他们是对诗中“海”与“山”的象征意义,还有“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不懂,这当然什么都没读懂。要探究先抓住探究的关键。
师:① “我”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现在有何不同?
② 诗人长大后,怎样解释“海”?
生齐诵:“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师:这里的“海”、“全新的世界”、“照亮你的眼睛”分别象征什么?
生:理想、实现理想、实现理想后的感觉。
师: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付出什么?
生:努力、艰苦的劳动。
师:诗人怎样写这个过程。
生齐诵:“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一座山顶/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师:“翻过无数座山”这句怎样理解?
生:是经历的千辛万苦,是跨越了无数障碍,是重重困难。
师:“我”在经历千辛万苦的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没有失望、退缩?
生:有失望,但没有退缩。
师:从哪些诗句中看得出?
生齐诵:“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 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点评:学生的朗读是那样的整齐,响亮而又饱含感情。是他们探究意识的觉醒,我不失时机,领着他们走向高潮。
师: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海潮夜夜奔来一句象征什么?
生:理想在向我招手,日日夜夜呼唤着我,鼓舞着我。
点评:探究到这一步,讨论此诗的主题已经水到渠成。
师: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1:实现理想,要历尽千辛万苦。
生2:多次奋斗达不到目的,也不要灰心丧气。
点评:上述教学环节中,由于老师抓住了探究的关键,精心设计出探究的问题。如探究初的第一问,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接下来所有的问题只是顺藤摸瓜,一切疑难迎刃而解。因此,整个探究过程呈层进式,一气呵成。
3、学习活动的结局──合作意识的培养: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师:谁还有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全班同学帮助。
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自己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⑴ “隐秘的想望”指什么?
⑵ 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
⑶ “给我的印象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⑷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
⑸ “枯干的心灵”比喻什么?
点评:前一个环节,教师引导扶助学生探究到一定程度,这个环节再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深入细致地品读诗文,切磋琢磨。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员写到黑板上在全班征答。同时教师也可以作为参与者,对同学的问题或看法提出质疑,进一步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分享成果,达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三、案例分析
整堂课自主探究式教学实验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论思想作指导,教师采用讲授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把“扶”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引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本课教学给我几点启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灵活组合,使之成为和谐、高效、完整的学习过程。
2、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字经
-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 我的发表啦
- “伞”
- 乌鸦和狐狸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成 功
- 用爱延续生命
- 吃西瓜的故事
- 吹泡泡
- 我的“大姐姐”——张雨佳
- 一个我敬佩的人
- 以诚信为荣
- 爱的奉献
- 我的朋友
- 小学师德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 六一活动策划提案
- 2012年小学三年级“读书写字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 关于开展2012年黄埔区少先队暑期系列活动的方案
- 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方案
- 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区义务家教活动计划
- 2010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具体活动计划
- 百岁老人庆典活动计划
- 初中“两争两创”活动计划
- 2012年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计划
- 学校庆元旦活动计划
- 企业周年庆祝活动方案
- 爱心社学年度活动计划
- 建党89周年七一表彰活动方案
- 201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 试述立功在司法实践中的界定司法制度论文(1)
- 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收集的三个认知误区司法制度论文(1)
- 未成年人犯罪和受害同时存在
-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控制司法制度论文(1)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司法制度论文(1)
- 经验的研究司法司法制度论文(1)
- 析公诉文书制作中的几个问题司法制度论文(1)
- 香港与内地反贪机关的比较分析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我国《海商法》托运人定义的不足(4)司法制度论文(1)
- 法官职业化建设与渐进式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改革:期待体制性突破司法制度论文(1)
- 举证时限制度新解司法制度论文(1)
- 《少年闰土》教学
- 《燕子》教学
- 《毛主席在花山》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 《梅花魂》教学
- 《白杨》教学
- 《落花生》教学
- 《晏子使楚》
- 《夜莺的歌声》
- 《月光曲》教学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 《桃花心木》教学
- 《乌塔》教学
- 《我的“长生果”》教学
- 《假如没有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