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大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有个好的开头,一开头养成好习惯,开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局面,今后就好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王家新的诗《在山的那边》是7~9年级语文学习阶段的第一课。对刚进初中的农村学生来说,要读懂诗的含义有一定难度。诗歌语言凝练,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
二、案例描述
1、学习活动的开端──自主意识的激发:
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说说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记下来。学生初读时主要碰到了这些问题:
⑴ 诗人好象没真正见到大海。
⑵ 诗人只是想象出一个海──“信念凝成的海”,那是什么?
⑶ 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
⑷ 一座座山顶为什么诱惑着我?
⑸ 海潮漫湿枯干的心灵是什么意思?
⑹ “全新的世界”是什么?
……
点评: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假如每课教学都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教师便引导学生经历“没有问题──提许多但是质量不高的问题──能提有质量的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形成能力过程。
2、学习活动的发展、高潮──探究意识的觉醒:
面对学生向我提出的许多问题,我知道,其它他们是对诗中“海”与“山”的象征意义,还有“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不懂,这当然什么都没读懂。要探究先抓住探究的关键。
师:① “我”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现在有何不同?
② 诗人长大后,怎样解释“海”?
生齐诵:“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师:这里的“海”、“全新的世界”、“照亮你的眼睛”分别象征什么?
生:理想、实现理想、实现理想后的感觉。
师: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付出什么?
生:努力、艰苦的劳动。
师:诗人怎样写这个过程。
生齐诵:“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一座山顶/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师:“翻过无数座山”这句怎样理解?
生:是经历的千辛万苦,是跨越了无数障碍,是重重困难。
师:“我”在经历千辛万苦的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没有失望、退缩?
生:有失望,但没有退缩。
师:从哪些诗句中看得出?
生齐诵:“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 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点评:学生的朗读是那样的整齐,响亮而又饱含感情。是他们探究意识的觉醒,我不失时机,领着他们走向高潮。
师: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海潮夜夜奔来一句象征什么?
生:理想在向我招手,日日夜夜呼唤着我,鼓舞着我。
点评:探究到这一步,讨论此诗的主题已经水到渠成。
师: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1:实现理想,要历尽千辛万苦。
生2:多次奋斗达不到目的,也不要灰心丧气。
点评:上述教学环节中,由于老师抓住了探究的关键,精心设计出探究的问题。如探究初的第一问,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接下来所有的问题只是顺藤摸瓜,一切疑难迎刃而解。因此,整个探究过程呈层进式,一气呵成。
3、学习活动的结局──合作意识的培养: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师:谁还有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全班同学帮助。
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自己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⑴ “隐秘的想望”指什么?
⑵ 山那边的青山,为什么“铁青着脸”?
⑶ “给我的印象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⑷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
⑸ “枯干的心灵”比喻什么?
点评:前一个环节,教师引导扶助学生探究到一定程度,这个环节再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深入细致地品读诗文,切磋琢磨。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员写到黑板上在全班征答。同时教师也可以作为参与者,对同学的问题或看法提出质疑,进一步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分享成果,达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三、案例分析
整堂课自主探究式教学实验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论思想作指导,教师采用讲授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把“扶”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引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本课教学给我几点启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灵活组合,使之成为和谐、高效、完整的学习过程。
2、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再逢中秋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时间都去哪了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可爱的小猫
- 因为选择不同
- 养蚕
- 观察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胜似亲人
- 颐和园导游词
- 我的蝈蝈将军
- 观察豆子
- 黄山导游词
- 恐怖乐园派对
- 对会议记录者的要求
-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 会议管理制度
- 民航会议议程
- 会议记录范例
- 学术会议通知
- 团省委会议纪律范文
- 会议记录介绍
-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 学生会会议纪律制定
-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 编写会议记录的体会
-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