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并能复述课文。
2、在朗读中品味“我”冒险、脱险时的心理感受。
3、学会从不同角度阅读,以父亲、小伙伴等为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这么会陷入、险境的呢?又如何脱险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其中蕴含着什么哲理呢?
二、默读
要求:
1、注意速度。
2、内容:什么险?如何脱险?传递了什么哲理?
3、要求不看书复述。
三、复述
1、复述前的准备。
(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什么时间?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悬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
2、复述:
⑴ 自己放声准备。
⑵ 班上复述。
⑶ 学生评。
⑷ 教师评。
⑸ 总结经验。
四、“冒险”过程中,着力写“我”的心理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五、“脱险”过程中则真切得写出了“我”在父亲帮助下心理变化过程,能找出原句并进行概括吗
六、理解题意,你能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吗?文中有帮助你理解的关键性语句吗
第二课时
一、变标题(理解内容)
可以从不同角度自拟标题,有如下说法:
第一次爬悬崖、脱险、永远不能忘记、战胜恐惧、八岁的记忆、最初的那一步、星光下的悬崖、当朋友离我而去。
二、变语言(体会深意)
文中许多语言是值得细品的:
1、那是费城七月里的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至今还能感受得到。将这句中的“至今”去掉,“感受得到”换成“回想起来”,比较一下效果。
2、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鲜峰,将句中的“只有”去掉,比较一下效果。
3、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改为我瘦骨嶙峋,心在胸腔里冬冬直跳效果如何?
4、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去掉终于,将“尽量”改为“努力”,效果如何?
5、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自己。这句话似乎不合情理,改为我忍不住啜泣起来效果如何?
6、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将这个句子末尾的感叹号改为句号如何?
三、变角色(认识人物)
学生分别以内德、杰利、父亲的口吻讲述这一故事,注意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如:内德是那些不关心我的孩子们当中的一个,他也是那些无情嘲笑我的孩子眼中,我是一个可笑的胆小鬼,他在这整个事情当中,心理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又是如何做的?事后有没有再反思自己?
四、变结局(拓展思维)
如:杰利找的是“我”的母亲。
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
杰利在途中劝说伙伴们一起回来帮助“我”。
杰利被伙伴们恶作剧地拉走,不允许他去报告“我”的家人,也不允许他独自来帮助“我”。
五、变环境(引发想象)
我长大后,有一天,又遇见了类似的困境,(这种困境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在那种不同的环境中,我的所想所做又是如何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蚂蚁与蚯蚓的“悬案”
- 捉蟹
- 一位医生与“非典”的对话
- 宁波的服装节
- 可爱的“小猪倌”
- 未来的书
- 不该发的脾气
- 在公共汽车上
- 电脑打水印
- 国庆节
- 学捏饺子皮
- 流行的乐趣
- 我虚惊一场
- 家乡变了
- 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 关于“工学结合”视野下高职德育目标与内容的建构
- 试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及其矫治
- 试论成人学习的SWOT分析及其成人教育应对策略
- 关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策略
- 对于成人高教的转型发展与创新型教师关系探略
- 关于定量分析法在高职教学考核评价中的应用
- 厘清与超越:析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八大关系
- 关于近十年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综述
- 简论对瑞士高职教育特点的分析与借鉴
- 关于政策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影响
- 试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敏感的表征维度与形态
- 关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研究
- 关于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
-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几条注释
- 《孔雀东南飞》中“区区”释义管见
- 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文学成就
-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补释
- 《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字再探
- 《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自”
- “结发”注释质疑
- 《孔雀东南飞》中“相”的用法
- 汉代儒术统治下的一幕悲剧──我看焦、刘爱情之归宿
- 换个方法读《孔雀东南飞》
- 也谈《孔雀东南飞》的几条注释──与黄岳洲先生商榷
- 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效果
- 结构缜密蕴涵深刻──《孔雀东南飞》赏析
- “恨恨那可论”中的“恨”是“愤恨”吗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