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1
欣赏生命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最初见到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儿。
一天,正在外祖父种满花草的院子里玩“扮家家酒”的游戏。我的小辫上插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在忙着给自己准备午餐──将泥土裹在葡萄叶子里做“饺子”。
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我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出院子。一队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从门前经过。小驴车嘎啦啦轧过石子路,车上停放着一口黑漆棺材,棺材顶部和四周堆放着素洁的花圈和用金银锡箔糊成的纸人纸马,还有一座精巧玲珑的纸房子和一架纺车。后面跟着一大群身穿白粗麻布孝袍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脚蹬白鞋,头戴孝帽,腰间系着宽宽的白带子,女人们用手帕蒙住脸,唱歌似的长一声短一声地哭泣。
我没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样追着队伍又喊又跳,就那么呆呆地站在路边,头上还插着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这事过去很久,我都不能够忘记,那乐声里所诉说的生命的秘密和悲凉,是那么深那么痛地开启了我小小的心灵。
以后我长大了。在二十多年的生命里,先后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的死亡。他们三人是我最挚爱的亲人:母亲给了我生命,而外祖父、外祖母抚养了我。
他们都曾在病痛中挣扎良久,然后默默离去,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们今生所给予我的呵护和爱是那么久远地深植在我的生命中。十几年过去了,留在我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
19岁,在一场车祸中,我也经历了死亡,曾在生与死织成的暗夜里挣扎了七天七夜。当时医生告诉惟一守候在我身边的弟弟说我随时可能死去。17岁的弟弟不知如何准备后事,他只是哭只是不相信,不吃不睡一直守在我的床前。
活过来以后才明白: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毫无感知,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快乐,当然也没有痛苦。由此也才彻悟:那爱那欢乐,连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贵,因为它标志生命的存在。
后来,我做了母亲。第一次在产院的育婴室门口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小生命。那些天使一样的婴儿,有的在安详地熟睡,有的挥舞粉嫩的小拳头大哭,好像在抗议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站在那里我禁不住泪水盈盈:这些生动可爱的小生命不同于死亡带给我的,他们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一种真正圣洁美丽的感觉。我又开始问自己那个久已困扰的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我对自己说:生命,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
随着阅历的增加,那种对于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已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结局一样,过程却可以截然不同。我想要说的是,由于我对于生命的爱以及对生命越来越接近本质的认识,我的生命会变得单纯明净。在学会奋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而这些,多半与利欲和物欲无关,没有利欲和物欲的参与,我也照样获得许多快乐。
让我告诉你: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小笑星
- 天下的妈妈
- 妈妈的三面
- 同桌
- 我
- 我的同学毛俊杰
- 父子情
- “傻傻”的他
- 唠叨的奶奶
- 在激励中长大的女孩
- 大话任Sir
- 我长大了
- 妈妈的“唠叨”
- 球迷老爸
- 我的老妈会变脸
- 论快递服务中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 给自己多点爱心
- 幽默语篇识解中的认知定势
- 期货市场、货币供应量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 《每周评论》与五四时期的社会变革
- 论毛泽东群众路线观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 水利部:对人为因素引起水质污染要追究责任
-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航空物流服务链整合模式研究
- 梦想与理性的对话:中国梦的理论品格
- 辟佛与融佛
- 宋代吏部尚书致仕研究
- 基于植入情景与品牌形象关系的植入式营销传播效果研究
- 发扬杨善洲精神,重塑当代社会群体价值观
- 母亲节:青年好声音 向母爱致敬
- 我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
-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不!是乐谱错了》说课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
- 《杂交水稻之父》相关知识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札记
- 《责任》教学设计
- 《责任》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
- 《杂交水稻之父》相关知识
- 《不!是乐谱错了》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