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所表现的生活情趣
翻新时间:2023-08-05
《童趣》所表现的生活情趣
本文选自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在开头即点明本文的主旨在于写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所自有,却又和物有关。文章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这三件趣事,这些事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细小之物,只是由于作者少年时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才感受到了这些事物所有的意趣。
文章开篇先说儿时视力极好,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而且又有观察事物的嗜好,“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文理”这是感受到“物外之趣”的前提。夏蚊成雷,人多不堪其苦,作者却异想天开,把它们想象成群鹤舞空,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徐喷以烟”结果真的看到了那种情景。作者久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的风光。于是用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由此可见,童趣的来源有两点:1敏锐的观察力;2丰富的想像力。归根结底,来自于作者童年时代对生活的热爱和纯洁美好的心灵。
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反映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发生在客车上的一件事
- 给点阳光就灿烂
- 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 第一次走夜路
- 在北戴河游泳
- 四毫升水跑那儿去了?
- 给姐姐的一封信
- 难忘的教训
- 与狮共舞
- 记游雁荡山
- 一件令人后悔的事
- 毛笔和墨汁的对话
- 捉蟛蜞
- 铅笔和橡皮
- 读书真好
-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 浅议高职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 试论生活情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活动中兴趣的探究
- 聚焦知识交汇 适应高考创新
-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 浅谈在工程数学教改中加强数学软件培养的探索
- 一根铁丝教周长
- 浅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几组热点关系探析
- 关于舞炮龙运动体育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的探究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 浅议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议
- 浅谈对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进行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的思考
- 关于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适应对策探究
- 关于乡镇中学数学教育的几点方法
- 28醉翁亭记
- 29湖心亭看雪
- 29满井游记
- 26《三峡》课文
- 22短文两篇
- 29《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 28《观潮》
- 23马说
- 22五柳先生传
- 大自然的语言
- 27岳阳楼记
- 25杜甫诗三首
- 25诗词曲五首
- 27短文两篇
- 28醉翁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