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童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词句。
2、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
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做马来骑。这种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
二、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三、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朗读课文。
四、解释词义,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句子。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⑴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⑵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⑶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⑷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⑸ 果如鹤唳云端。
⑹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⑺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⑻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⑼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⑽ 徐喷以烟。
⑾ 以草为林。
⑿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反复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和练习”二。
2、写复述课文内容的提纲。
3、思考题: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复述、背诵、翻译课文。
二、研读与赏析
1、教师导学。
⑴ 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⑵ 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2、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
⑴ 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⑵ 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三、体验与反思
1、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2、讨论: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提示: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3、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提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
四、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提示:1、珍惜生命。
2、处置有度。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2、将“体验反思b”写成300字的短文。
六、小结
同学们,《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像。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中产生的。少年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多姿多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引起对文言文兴趣,多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幼儿园的“雪”
- 我当小工
- 公鸡抢食
- 看电视大战
- 踢足球
- 小鸟死了
- 有趣的的网球活动
- 看谁吃得多
- 哥哥的文章发表了
- 讨厌的大公鸡
- 我发现了蚱蜢的秘密
- 家乡变了
- 吃辣椒
- 给小树穿棉衣
- 转呼拉圈
- 浅论职业教育中设计素描教学理念的创新
- 试析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发展的研究
- 试析五年制高职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 试析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的影响
- 试论构建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制度的新思考
- 简论普通高校会计实验室建设问题与建议
- 试析完善高职院校艺术类动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思考
- 试析中高职数学课程的衔接
- 试析连云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 试论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
- 论职业教育科研的应然探讨与实然分析
- 简析高职院外语系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选择
- 试论CI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 试析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建议
- 试论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新探
- 故都的秋
- 秋天的况味
- 写给秋天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雨前
- 迟暮的花
- 秋
- 《秋天》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