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聚焦《第一次真好》中“坏”的“第一次”
人教版《第一次真好》中主要谈了一些让人有好感觉、好效果的“第一次”。那么是否任何“第一次”都是好的呢?课文中有没有写到“不好的第一次”呢?请让我们聚拢目光来看《第一次真好》的文本。经过反复扫描,我们认定“第一次的经验并不一定都愉快”、“愿你珍重第一次”中的“不一定、珍重”大有讲究。
“不一定”表明有“好的第一次”与“不好的第一次”。因而“不好的第一次”不是没写,而属于暗写、隐写。比如文中写到的“第一次动手做饭”就包含了失败而尴尬的意思。一般而言,“第一次动手做饭”不是半生不熟就是烧焦糊了。即便有歪打正着的人,也是侥幸成功。还有,一餐饭的组成部分烧菜环节更难。第一次工作少盐、烫手等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定然会层出不穷。也即“第一次动手做饭”不灰头土脸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那么明写的“不好的第一次”有吗?答曰:有。文中详写的第二个“第一次”事例就属于好坏参半的例子。“我”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鸟)”,“我”喜欢老鸟,在小鸟孵出来当刻“我”即跑过去观赏竟发现“所谓小鸟,只是小小的粉红色肉球”,样子难看,恶心得“我”竟吃不下饭。待等到渐渐长大“我”才“喜欢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这其中不喜欢肉球的恶心感受,便是明写的“不好的第一次”。
文中有详写中明写的一个“不好的第一次”,又有略写中暗写的多个“不好的第一次”。这样就让人觉得文章写“坏的第一次”还委实不少。
可就“珍重”而言,我们认为,该“珍重”的“第一次”定然是喜悦的或成功的。“愿你珍重第一次”这句话,就是说作者希望“你”能努力去干成“好的第一次”以给自己一份惊喜之类,此为一义;另则一般都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干好了第一次,在第二次以后就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了,即“干好第一次”对干成事业全部的意义很大。由此看来,“珍重”“好的第一次”并非无足轻重,而是相当重要。这其实也隐含了人生要摒弃“坏的第一次”的涵义。
全文详写了2个总体上“好的第一次”,略写了有文字的6个似乎为“好的第一次”,进而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来收拢,最后以“愿你珍重第一次”来结束全文,层次结构井然。文章给人们的感觉基本上在写“好的第一次”,然而通过阅读分析,我们觉得全文写到的“坏的第一次”其实还是蛮多的,只不过作者是以“不写之写法”来呈现罢了。罗列出来是:详写的养十姊妹鸟而不喜欢粉红色肉球(即雏鸟)几乎被前后两个喜欢所掩盖;略写的6个“第一次”没明说好坏让人只能凭细致地去思考才会有定论;末句点睛词语“珍重”更是要从文字背后才能看出作者的价值取向是“要好的第一次,多多益善;让不好的第一次,尽量避免”……
要言之,《第一次真好》中“坏的第一次”不必从课外生活中去找,文本本身的蕴涵量已经相当丰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筝比赛
- 早点给我上了一课
- 骗人的魔术
- 给小猫治病
- 给爸爸打分
- 杀鸡
- 烧竹筒饭
- 我会拍照了
- 我的铅笔盒
- 数学小论文
- 纸飞机
- 难忘的生日
- 纪念币
- 拍卖
- 我当上了老师
- 对“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的探析
- 基金审计问题思考
- 几种费用的会计处理变化及审计程序
- 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现状分析
- 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违规行为特征分析
- 浅论审计环境对CPA审计风险的影响
- 财务造假案之后的中国民间审计变革
- 我国独立审计欺诈的法律风险研究
-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对策研究
- 对企业兼并审计的思考
- 抓住造假黑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陷阱分析
- 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我国独立审计欺诈的法律风险研究—上市公司审计的分析
- 从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论风险导向审计的战略调整
- ABC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芦花荡》教学案例
- 指导朗读 倡导自主──《芦花荡》教学反思
- 给“迷路的句子”找个“家”──《芦花荡》教后感
-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实录及反思
-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 《芦花荡》教学实录
- 《芦花荡》教学反思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芦花荡》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 《芦花荡》课文导入集锦
- 《芦花荡》教学杂谈
- 《芦花荡》一课教学叙事
- 《芦花荡》教学案例及反思
- 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反叛──教《芦花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