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从悲凉中找点亢奋──《行道树》教学有感
《行道树》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文中行道树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我想作为作者的初衷不仅是赞美行道树的奉献精神,还想通过这种精神去感染人、影响人,使更多的人加入行道树这个“行业”吧。基于这一点,我觉得人教社七年级(上)《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问题与研究”对这几个问题的分析与引导显得“亢奋不足,悲凉有余”,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该书第48页“问题与研究”1对“堕落”是这样结论的:……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我认为,“堕落”应该是那些不愿离开温暖的家(原始森林),安于舒适不愿走出去闯一闯的伙伴对“我”的看法。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我”一身抖不落的飞尘,不能饱饱得吸露,不能玩凉凉的云。所以伙伴们认为“我”的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跌落了,这一点必须给学生引导出来。同时也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尽管“我”不能饱饱的吸露,不能玩凉凉的云,还有一身抖不落的飞尘,但是“我”能听到“繁弦急管”,能看到“红灯绿酒”,能与阳光很好的“光合”,这是家在原始森林里的伙伴所不能拥有的啊!原始森林里树挤树,不见天日,而大街上,最先迎接太阳的就是“我们”;老人们把鸟笼挂在“我们”身上,惬意的听着鸟叫;春雨过后的嫩绿是人们争拍的镜头;清晨,早起的人们贪婪的吸着我献出的氧。怎能说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呢!“这种神圣的痛苦背后欢乐也是无限的”。
“问题与研究”2中对“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问题与研究”3中对“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的问题“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有这样的回答:……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
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这句话中“改变不了”太肯定,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时应从“点缀是唤醒习惯于污浊的人们,是感染恋守森林伙伴的星星之火”。怎能用“改变不了”这样肯定的字眼呢。文中也只是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从“或许”来看,这说明行道树还是相信:总有一天,麻木的人会改变,森林里的伙伴迟早会加入制造清新的队伍中来,不然怎会“仍然固执地制造清新”呢。行道树尚且有信心,难道我们就没有信心么?就认为改变不了么?我想,行道树所忧愁有两方面吧:一是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一是为“要使麻木的人们清醒,要赢得伙伴的支持”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如此,行道树还是快乐的,快乐的原因至少有二:一是自己在制造清新,在默默的为人民服务,内心是喜悦的;二是麻木的人是可以改变的,落后顽固的思想是可以感化的,只要我们有信心。
在教学中,我校语文教研组按两种不同的思路先后在两个班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了讨论。从悲凉和失望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愿做行道树的人廖廖无几,从积极因素去引导,给学生一点“亢奋”,愿做行道树的人大大增加。不同思想的引导,结果大不相同,这提醒了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要从“消极”中找出“积极”,从“悲凉”中找点“亢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加入到“行道树”队伍中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祝妈妈生日快乐
- 有一种爱叫叮咛
- 花开的声音(二)班级里的小插曲
- 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
- 拥有幸福
- 花开的声音(八) 情义难两全
- 游泳记
- 我的好妈妈
- 我的未来不是梦
- 成败得失在瞬间
- 动人心弦的故事
- 爱的姿势
- 母亲的呼唤
- 爷爷
- 苦难,挡不住脚步
- 麦家谍战小说《刀尖》与档案解密
- 生态文学批评视角下杜光辉《可可西里狼》解读
- 蝴蝶飞不过沧海
- 春天在风里(二首)
- “双重贞节”的悖论
- 浅析《活着》的情感寄托
-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外九首)
- 70后的个性书写
- 浅析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觉醒”
- 反思行为、感受力量
- 中日儿童文学发展历史对照
- 以惬意的姿态绽放
- 半壁宫殿独吟
- 芒鞋彳亍行,远处一声钟
- 论严歌苓作品的女性视角
- 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
-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学案
-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同步练习
- 中考语文现代文主要考查题型
-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咏树三首》同步练习
-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解析
- 2011届初中毕业会考古诗文复习课件
-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题
- 曹集初中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题
-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试题:第一单元(人教版)
-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检测题汇总(1-7单元)
-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父母的心》学案
-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