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6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预定课时:
1课时。2003年10月21日。
2、实际课时:
3课时。2003年10月21~22日。
【教学目标】
1、朗读训练:
带着感情朗读,注意朗读速度。
2、人文关怀:
归纳人格特点,了解人格魅力。
3、文体导学:
品味平实语言,理解其中哲理。
4、创意点拨:
调动生活体验,扬起信念风帆。
5、提问指导:
提有价值问题,提欣赏性问题。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带着感情朗读,注意朗读速度。
2、文体导学:
品味平实语言,理解其中哲理。
【教学难点】
1、人文关怀:
归纳人格特点,了解人格魅力。
2、创意点拨:
调动生活体验,扬起信念风帆。
3、提问指导:
提有价值问题,提欣赏性问题。
【课前准备】
学生:
1、按既定方式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于导读语、研讨与练习而预习,并书面提出问题。
教师:对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预测,制定预案。
一、新课导入
1、过渡:说起居里夫人,你了解多少?
2、导入: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3、目标:读写、品味、感悟。
二、读写检查
1、读一读:
固执 鞭策 盛名 报酬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
沉醉 迷醉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课前查词典,课堂读一读,课后写一写。)
2、问一问:哪些词语没把握?(注音、解释、造句。)
三、朗读训练
1、引导: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2、例读:大家觉得哪一段更需要老师指导?
3、尝试:4人小组读、个别纠正,毛遂自荐读。
四、提问指导
1、抛砖:文章从哪些方面刻画居里夫人的形象?
难度分解:
⑴ 概括要点:
抓住关键词语:
坚忍不拔、信心
勤奋、努力、目标
探讨真理、献身科学、时间
安静 不谋利、自由 克制
科学之美
⑵ 分析归纳:
宗旨:探讨真理、不求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环境:自由、安静、时间、克制
工作:目标、信心、坚忍不拔、勤奋努力
⑶ 整理排列:
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
(目标要始终如一;要有信心;要坚忍不拔;要勤奋努力)
⑷ 问题延伸:
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魅力)?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保持安宁、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著勤奋
2、引导:提有价值问题,提欣赏性问题。
3、尝试:个人思考后提问、小组交流后提问、课堂讨论中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涉及的想法如下:
⑴ “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
完成的决心: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对真理的渴求: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
科学魅力的吸引: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崇高的使命感: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
⑵ 解释“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使人乐此不疲: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有好像在梦幻中一般,有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⑶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居里夫人对此持肯定态度。
梦想家,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居里夫人即是。
最基本的特征: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
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⑷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⑸ “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⑹ 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子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⑺ “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⑻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
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
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五、体验反思
1、质疑:“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翻译不当。单身一人,需要交流感情而无从交流才会感觉孤独。独处一室,静静地读书,是没有孤独感的。
居里夫人这里的意思是,她潜心学业,总是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一个人静心读书,大学阶段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美好快乐。
类似的错译:
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我估量过法国为赢得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不成问题的问题。
2、讨论:有人认为,居里夫人是个傻瓜。你的意见呢?
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而不是物质上的享受。
她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人类需要梦想家──她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3、交流: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
六、课后思考
动动脑子,为居里夫人设计一句墓志铭。
例子:这里埋葬着一个伟大的“傻”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 给狗狗铺窝窝
- 畅游花果山
- 捆香肠
- 赶鸭(二)
- 爱满人间
- 制作水果拼盘
- 做水果拼盘
- 打冰仗
- 玩呼拉圈
- 我发现了运动的好处
- 旋转呼拉圈
- 虚惊一场
- 彩排
- 过节
-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 浅谈中职院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浅析面向专项技能培养的工程造价课程模式研究
- 浅谈新时期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
- 简析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化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 试析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述评
- 浅议关于提高高职双语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问题探讨及应用
- 浅谈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
-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 浅谈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
- 探析高职高专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改革
- 浅论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
- 试析加强当前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 试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浅谈地方文化课程与高职文秘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关系研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秋天》教学杂谈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 《锄禾》教学设计之一
- 《秋天》课堂实录
- 《秋天》课堂实录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