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内容,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
2、掌握文言文的实词,能翻译整篇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和警句。
【课堂准备】
1、学生搜寻有关孔子的资料,思考孔子及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2、找出课文的成语并查出解释。
【教学课时】
快班可二课时;慢班三课时。
【主要步骤】
一、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一边读一边给文言文实词释义,初步疏通文意:
正音释义的有:
说( ) 愠( ) 省( ) 为( ) 罔( ) 殆( )
是知也( ) 已( ) 柏( )
还有一些实词的翻译也在范读之中完成,这样就基本做到了疏通文意:
知 诲 女 弘 毅
二、进行研究性学习,师生共同探讨其中微言大义
1、“学而时习之”中学和习的关系,你认为这一句哪个字是关键字?学生都会讨论到“学”、“习”字和“时”字,比较差一点的班可能不会想到“时”,教师要引导。
2、“温故而知新”中,是前者重要还是后者重要?引导学生看问题要有创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谈谈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
4、我们如何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
5、什么是“恕”道?你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可以联系前面第二则作总结:
孔子的“仁”的基本理念大概由两个概念所组成:
板书:
仁 忠 (对外) 为人谋 与朋友交 传
恕 (对内)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由此自然转到第八则的解释上,让学生明白“仁”需要什么人去推行?(士人)应该具有什么品德?
(弘毅。)
小结:因此推行“仁政”是“任重而道远的”,然后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全文的知识要点:
称呼 成语 学习方法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任重道远 学而时习之
贤人(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知新
士人(有抱负或特殊身份的人) 温故知新 学和思
见贤思齐
死而后已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拓展延伸
1、谈谈孔子及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2、搜集《论语》其它篇章出现的成语并注明出处。
四、布置练习,背诵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公园晨景
- 我教妈妈发短信
- 难忘童年
- 啊,老师!
- 小老师
- 我爱春天的美景
- 自然课上
- 秋游五羊仙庭
- 夏天的早晨
- 离别
- 我是一棵小草
- 安琪儿
- 未来的原始屋
- 我喜欢的四季
- 令我感动的事
-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地位的途径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审计问题思考
-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
- 论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效益审计
- 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模式和方法
- 浅析ASP会计信息生成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 民营企业治理和内部审计的研究
- 浅析战略决策审计
- 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内容与指标探讨
- CPA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原因
-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思考
- 我国内审与国际内审的差距
- 试述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 利用Excel执行审计分析程序
- 《安塞腰鼓》重难点点拨
- 《安塞腰鼓》写作特点
- 《安塞腰鼓》课文解析
- 陕北文化概述
- 《安塞腰鼓》词语解释
- 《安塞腰鼓》赏析
- 《安塞腰鼓》词义辨析
- 树起陕西文化品牌
- 《安塞腰鼓》教学建议
- 古朴的安塞腰鼓
- 安塞腰鼓醉天下
- 《安塞腰鼓》课文题解
- 陕西作家刘成章散文作品频频入选语文课本
- 《安塞腰鼓》语法修辞
- 《安塞腰鼓》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