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春》侧面烘托出精神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语)朱自清的《春》很好地采用了这种借此写彼的侧面烘托手法。作者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春的神韵,写尽了春之精神。
1、借游春踏青者,写春之勃发:
小草发芽了,春天回来了。当人们发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心情一定非常的激动,也一定想好好地看看,那期盼了一个冬天的春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春草,“嫩嫩的,绿绿的”。一阵定睛观赏过后,他们忍不住要把目光移向远处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此时,他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要走出屋子,到田园里去。在那儿,他们欢笑啊,闹啊,感觉春草真的很嫩(“草软绵绵的”),还有一丝儿凉爽的风,多惬意啊!
从发现草,到定睛地观赏草,到远望草、感受草,人们的心理经历了一个有序而冲动的过程。而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正源于春草的勃发么?你看,这里看似写游春踏青者的喜悦之情,实则表现出春草的勃发和它蕴藏着的无限生机。
2、借蜜蜂和蝴蝶,写花之竞放:
草长了,花开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为什么花繁(是花“都开满了”而不是“都开了”)?因为它们都“不让”。都“不让”,即竞放。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里看似写蜂蝶之多,实则借此写花的竞相开放,表现出春天洋溢着的生机。
3、借鸟儿和牧童,写风之和暖: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写风的和暖。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花香了,鸟叫了,牧童骑着牛儿来到草滩了。花枝上,鸟儿欢叫着;草滩上,牛儿慢慢地走着;牛背上,牧童悠闲自得地吹着嘹亮的曲子。这是一幅多么浪漫温馨的春风图啊。假如风寒呢?假如风寒,那鸟儿只怕还蜷缩在温暖的巢中,牧童大概是不会爬上高高的牛背的吧,那样的话,寒风中会有笛声并且还会那般“嘹亮”吗?
这里是借鸟的欢叫,牧童的笛声来表现风的和暖。
4、借行人和农民,写雨之细小:
文中借行人的慢走、农民的慢忙,写春雨的细小。
这春天,因草的勃发、花的怒放而充满生机;这春天,因风的和暖、雨的细小而充满温馨。温馨与生机,春之精神,春之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财富
- 生命
- 感动
- 和谐
- 旧居思忆
- 学会把握
- 生活中的强者
- 一生
- 论伯乐与千里马
- 和平与核武器
- 生命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距离
- 人生的道路
- 论集体
- 与人成功交谈的建议
- 耳朵上的厚茧
- 叶子是树写的诗
- 在国界上可以做什么
- 努力奔跑,勇者无畏
- 名校校训――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 2015年值得关注的那些青少年
- “玩心特重”的怪才
- 三星堆未解之谜
- 霍比特人真实存在过吗
- 没有人会一夜成名
- 长颈鹿的10个真相
- 普通青年爱因斯坦
- “时尚足球”知多少
- 保罗·皮尔斯:钢刀刺不倒的男人
- 2010年中考语文各地试题精选汇编:话题作文
- 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病句辨析及修改
- 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详解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 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材料作文
- 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标点符号
- 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全命题作文
- 初一语文课文翻译:《次北固山下》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解析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词语积累
- 初中语文名篇名段名句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中考古文默写易错字精选
- 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文翻译:《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