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略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摘录)

略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摘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略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摘录)

朱自清的散文,有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致。这些,无疑是构成他“文章之美”的因素。但是,主要因素诚如郁达夫所说,是“满贮”着的“诗意”。

诗意,用杨朔的话来说,就是使人“动情的事”。作家怎样把自己感到“动情的事”传递给人们,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要求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创造诗意的艺术也是极为丰富的,其中之一就要看作家驾驭艺术技巧如何。比喻,看来是一种修辞手法,其实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它对作品“诗意”的创造是不无作用的。大凡有艺术才能的作家、艺术家都是素谙比喻技巧的。难状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一旦到了他们作品里,就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出现一个幽深迷人的意境。究其底,多是比喻技艺使之如此。

朱自清运用比喻艺术创造出的散文诗意,给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

1、形象美:

文学艺术作品必须有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作为散文,特别是描写风物、寄托情怀的抒情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形,这就尤见作家的艺术功力。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不仅潜隐着一种缠绵、委婉、深沉的感情,同时,他凭借精妙的比喻艺术也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以质实之物比质实之物,给人一种形象美,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俯拾皆是。然而,他用质实之物比“空灵”之物,从而托出“空灵”之物的形象,却更是出神入化。在《春》的结尾,作家这样写道: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略)

春天,她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写得如此美。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作家写物附意,扬言切事,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

2、绘画美:

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能绘出影像的是画,透出神韵的是诗。好的画和好的诗总是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的,朱自清写的虽是散文,却与诗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散文,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在《春》中有这段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还眨呀眨的。(略)

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多么精彩呀!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远、近、上、下,浓、淡、干、湿,虽是信笔点染,无事雕琢,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为增强画面的色彩美,再三设譬花色;为使画面呈现生气,以眼睛眨与野花的神态构成一比。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

3、音乐美:

音乐是以其特有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人们,从而获得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以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古今好的诗文莫不如此。(略)

4、含蓄美:

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藉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这种含蓄美,同样也是用比喻艺术加以实现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战胜了....
新龟兔赛跑
两片黄叶
姚姚和奇奇
童年趣事
小乌见大污
我最喜欢的玩具
八戒开店
诚实守信
鸡蛋博士
乐于助人的小山羊
小小的乒乓球
我理想中的新石湾
我最亲密的朋友——
味道好极了
舞弊审计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论行政事业单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模糊数学的审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物流企业税收状况及研讨
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的创新管理策略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探讨
论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浅谈土建工程预结算审计方法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与划分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和体会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研究
会计报表审计中针对企业舞弊行为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物流外包走势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未来的桥》品评交际教学设计之二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四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未来的桥》品评交际教学设计之三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五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四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一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三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