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1
《济南的冬天》课文简析
第1段由三个对比组成。先是以北平的冬天跟济南的冬天相对比。北平老是刮风,而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这一组比较中,有一个句式要注意:“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这个句子跟“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意思大体相同,但仍有重要的差别。文中原句强调了“像我”这个短语,作为插入语出现在句子中,就着重指出了这个感受是“我”独特的感受。
第二组,是以伦敦的多雾跟济南的响晴作对比,句式跟第一组对比相仿,加重了“像我”这个短语的力度,以强调这是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响晴的天气跟济南的温晴作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在第三组对比之中,之所以要指出“在北中国的冬天”,是因为“北中国的冬天”隐含了“照例应该是北风呼啸,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跟上文的“奇迹”与下文的“宝地”相照应。
第2段,“晒着阳光,缓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个拟人句既扣住了“温晴”的特色,又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确是“理想的境界”。“摇篮”的比喻,紧扣“温晴”二字。写济南人的表情是“含笑的”,感觉是“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幻想是“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吗?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小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吗?”济南人的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也并不着急”,这一切也正是作者自己的感受。
从济南人的角度来写,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联系“摇篮”的比喻更使人感受到温和与舒适。
第3~4段,写冬天的山景。第3段,主要写近看薄雪覆盖下的山;第4段,再写远眺城外的山的全景。两段各有侧重,构成了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冬天山景图。
第3段,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紧扣一个“妙”字,处处暗含一个“小”字,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有个性,突出了秀美景色和娇美情态。
写山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字,准确表现了“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并暗指这是“小雪”,大雪决非“顶”字所能形容。这“顶”字以及“白花”“日本看护妇”的比喻都扣住了一个“妙”字,给人以秀美的感觉。写山尖用了一个“镶”字,形象地写出了一圈儿小山的山尖全白了,背衬着蓝天,就像一道银边镶在蓝天上,这是奇妙的景观。这里也暗指是小雪,如果是大雪,也决非仅山尖是白的。写山坡,也不忘这是小雪。“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真是神奇之极。“山们”运用了极含感情的拟人手法,“带水纹的花衣”照应了“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分明是小雪。“穿”字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山坡的状态。写山腰,“害了羞”三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薄雪娇美的情态,还是扣住了“小雪”与“奇妙”来写。进一步点出了“妙”字。
第4段,则是用粗线条勾勒远山的全景,是水墨写意。这一段连用两个“卧”字,十分形象传神地表现了安适平静的气氛,与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跟“摇篮”的比喻与“理想的境界”的氛围也很和谐,舒适、秀美。
第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写山景处处扣住了“小雪”和“奇妙”,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写水色也着力写出“温晴”这个特点。“不但不结冰”“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都是写“温”。连用几个“绿”字,不但写出“温”,而且“天儿越晴,水藻越绿”点出了“晴”。“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也暗含有“温晴”这个前提。至于整个天空“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更把“晴”字写得使人如临其境,产生喜与爱的感情。
第6段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话作结。抒发了在冬天这个季节中对济南特有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袖珍姑娘
- 笔袋
-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 第一次鼓起勇气
- 下跳棋
-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 桃花落了
-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 吃哈根达斯
- 小花洒
- 我也是宝贝
- 告别一年级
- 颜色的语言
- 我的神奇朋友
- 金海滩
-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 《观沧海》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