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的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清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突出它的“温情”,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接下来,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语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向读者展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风貌。
【教学目标】
1、学习描写景物要抓住主要特征。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并运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秋有秋的韵致,而冬呢?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自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冬。今天,我们就来步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济南冬韵”。
二、课文朗读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文中的字词及内容:
髻(jì) 着落(zháo) 水藻(zǎo)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黄澄澄(dèng)
2、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1至2、3至4、5至6自然段。其他同学更正其错误的之处。
3、全班同学齐读全文。
三、分析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明确:温晴、响晴。
2、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
3、如何对比的?
北平:刮风 济南:没有风声
伦敦:多重雾 响晴 温晴
热带:日毒 无毒日
4、集体朗诵这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其温晴的特点。
第二课时
本堂课继续分析课文:
一、作者分别用哪些景物表现这些特点
通过讨论后明确:山和水。
山:阳光朗照下的山、白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小山。
水:空灵水晶图。
二、具体分析山
1、老师出示济南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然后看课文,同作者的语言比较,体会其生动、形象的特点。
同时,本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可让学生们用仿造句子的方法,学习并运用。
这样温暖、舒适的环境,这样慈善的天气,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我们如何去朗读,才能恰当的表达老舍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训练朗读,并背诵其中优美的句子。
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不仅是在写文章,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形象生动的图画,谁能为它取一个名字?
例:小山摇篮图(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暖如春
分析后齐读这一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学:雪霁初晴图。
⑴ 讨论后明确:
写景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抓住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使用了哪些修辞?
小结:雪霁初晴图──秀丽如画
⑵ 根据上面的分析,按照顺序和提示的词语,试着背诵这一段。
第三课时
一、朗读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2至3段)
二、分析第4段:城外的小山
重点对“卧”和“小水墨画”的理解。(淡雅)
三、理解济南的水的特点
济南是有名的泉城,写济南不能不写水,这也是很多文人吟咏的对象,你能说出有关济南泉水的诗句或文章吗?
学生朗读此部分──空灵水晶图,引导学生注意作者观察视角的调换。
着力渲染“绿”,一连用了五个“绿”,一个写绿萍,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水:“冒着点热气”──温;
“水也不忍得冻上”──脉脉含情、多情的水。
讨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写作的?
视线由下而上仰视:展开想像的翅膀,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四、探讨课文的结尾
老师给这篇文章拟了个结尾,同学们看好不好?──啊,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学生经过讨论、反复诵读,学习本文将情感恰当的融入文理之中,抒情自然流畅的特点。散文的最高境界是情景交融,景由情定,情由景生,诗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就是这个道理。
五、再次阅读全文,体会老舍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尊重生命
- 我长大了
- 广州的春节
- 龟兔赛跑续集
- 悲惨世界读后感
- 我的好老师
- 倔强的蝉
- 书,我的好朋友
- 火车站
- 轻轻地打开那扇门
- 蚂蚁的王国
- 青松
- 我的最爱
- 快乐糖果村
-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
- 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探析
- 以游戏编程方式学习物理知识
- 一堂基于STEM的新颖程序设计课
- 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探究
- 利用JSON构建Android终端的Web API
- 大数据应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的探索与思考
- 巧用Quip App,创建“一对一”环境下的探究学习环境
- 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初探
- 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 做一个激光测距测高仪
- 论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创新探索及实践
- 基于任务的高中新生入学校本教材设计与开发
- 教学PPT设计制作中的常见误区及改进策略
- 一个基于MOOC的教学视频录制软件的设计及应用
- 渔夫的故事说课设计教学反思
- 渔夫的故事-教案推荐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32* 渔夫的故事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 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反思
- 32*渔夫的故事教学片段欣赏教学反思
- 渔夫的故事教案二教学反思
- 普罗米修斯-牛好教案第一课时
- 渔夫的故事教学建议教学反思
- 32*渔夫的故事教案A案教学反思
- 渔夫的故事教案三教学反思
- 32*渔夫的故事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
- 渔夫的故事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 32*渔夫的故事教案B案教学反思
-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