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2、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3、品味景物描写中的美。
【教学方法】
主体性阅读教学法;朗读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本文。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从人工天河红旗渠畔的林州来到民族英雄岳飞故里汤阴,今天有机会和同学们共同学一节语文课,我感到十分高兴。虽然我们初次相识,但是我坚信:这节语文课会架起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会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真心真意想和老师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
2、抽学生谈西湖美景,师结:西湖的景色是美的,世界异域的风光也是美的。世界避署胜地瑞士夏日的风光,更是风景宜人,美不胜收。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这样写到:“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老舍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作者:济南的冬天 老舍)
二、学习新课
1、检查预习课文和搜集资料情况。
词语:响晴、响亮、温晴;询问资料及出处。
2、配乐朗读课文:
⑴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我们应该用心去感悟、体味,用情去诵读,欣赏。因此,朗读课文时,要用舒缓的语速,亲切的语气,读出喜爱的感情。
⑵ 抽学生分段朗读。
⑶ 抽学生评价朗读或自评。
3、整体感知:
⑴ 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写了济南哪些景物?
(温晴;山、水、城等。)
⑵ 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
4、赏析课文:
⑴ 定点赏析:
示题:
① 本文开头一段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 探究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③ 文章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⑵ 不定点赏析:
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写的美的地方,并自由发言。
⑶ 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对老师上课的意见。
2、师总结。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济 冬
南 山 天
的 ──温晴 的
冬 水 济
天 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比什么?
- 秋天的使者——树叶
- 路遇
- 不铺张的好爷爷
- 一次星际审判
- 棒棒糖之旅
- 正在发芽的种子
- 热心的爷爷
- 廉洁故事
- 铺张浪费可耻
- 第一次用心感受落雪
- 我的好朋友张婷
- 我最喜欢蓝色
- 参观东湖水厂
- 蜡烛
- 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
- 信息时代舞弊审计程序的创新
- 浅议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审计
-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
- 舞弊审计的特点及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要素与技术方法
- “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魏晋审美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 分析时序的变位——叙事的生命选择
-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贯彻执行中的几个问题
-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 建国前周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求的心路历程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定位
- 虚假会计报表与舞弊审计浅论
- 解读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内部控制审计新准则
- 《背影》“解读”之解读
- 朱自清:低调的人生
-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面对学生的发难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一节有待提高的课:《阿长与〈山海经〉》
- 《背影》参考图片
- 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
- 《背影》里的“背影”解读
- 《背影》精巧的构思
- 《背影》的剪裁
- 《背影》有关资料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杂谈
- 参与,才有灵性──《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