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背诵第3节。
2、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学习并运用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情感目标】
1、在品析课文中感受自然之美,丰富学生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描述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重点朗读感知感情基调;第二课时:重点评析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及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我们这儿的冬天的特点,进而导入新课《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接龙朗读感知课文生字词并考察熟练程度:
济(jǐ)南 发髻(jì) 镶(xiāng)
澄(chéng)清 贮(zhù)蓄
2、自由朗读感知课文感情基调:
⑴ 学生讨论发言如何朗读课文。
⑵ 师生归纳:要读出喜爱之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⑶ 学生按照提示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自由朗读,然后然后进行朗读比赛。
A、学生互评朗读中优缺点。
B、让评析较好的学生来朗读。
C、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特别是重点的字词句的朗读。
3、感知“济南的冬天”的总体感受。
⑴ 齐读第1段。
⑵ 你从第1段捕捉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⑶ 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学生赏析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第2课时)
1、感受“济南冬天的山”
⑴ 比较感受“阳光下的小山”和“小雪后的小山”以及“城外远山”的不同之处。
⑵ 说说你喜欢哪一幅画面的小山。
⑶ 美点品析:
① 美词品析。
② 美句品析。
2、感受“济南冬天的水”
⑴ 小组讨论归纳:如何写济南冬天的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征?
⑵ 交流发言。
⑶ 师生质疑。
3、评析最后一段:
⑴ 结构上有变化。(体现作者匠心)
⑵ “冬天”修饰“济南”,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总观感。
⑶ “济南”和开头“宝地”照应,点题,抒发了作者喜爱,赞美之情。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学习本文后的感受(可以就不同方面,任选一个角度)
四、布置作业
1、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冬景和雪景的古诗句。
2、请描绘一下我们家乡的冬天:
⑴ 抓住景物特点,适当运用修辞;
⑵ 写好后,用一定的语气语调读一读;
⑶ 300字左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心爱的土豆
- 生活是快乐的
- 爱学字的爸爸
- 童年的趣事
- 有惊无险
- 有个男孩想变瘦
- 未来的家
- 骑“多人车”
- 说说我自己
- 梦游天庭
- 人文桐乡
- 重返师门
- 童年傻事
- 都是闹钟惹的祸
- 军训——人生之旅第一步
- 试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实训能力标准及其要素
- 试论高校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与途径
- 浅析基于职业岗位要求的高职管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研究
- 试析心理社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 试析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职教城建设策略探讨
- 试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 试论职校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对接
- 简析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 试析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深化高校思政工作
- 试析对创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
- 试论微博新传媒的高职生就业观教育
-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的伦理诉求
-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点与对策
- 浅析世界产业发展动向对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 《秋天》教学后记
- 《秋天》教学反思
- 关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教学建议
- 《秋天》实录片段及点评
- 《西江月》运用的艺术手段
- 古诗的鉴赏、评价及考查
- 《秋天》课堂实录
- “互文见义”的含义
- 断肠碎心的悲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 《古代诗歌五首》有关资料
- 激活创新思维 拓展学习空间──《秋天》教学实录
- 《古代诗歌五首》课题研究
- 《天净沙·秋思》的映衬技法
- 以诗意解读诗意──《秋天》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