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15-12-13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广东省深圳市东升学校 贾贤星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品味美的语言,领略美的景色,体会美的情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2、引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1、变换人称的写法。
2、拟人、比喻之美。
3、丰富、新奇的想像。
【教法学法】
1、朗读。
2、评议。
3、练习。
【教学程序】
一、猜读激趣
《山中访友》访什么样的朋友?为何访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踏着幽径,进入山中依次访问了哪些朋友?
2、怎么称呼这些朋友?
三、寻幽探微(着重探讨3~5节)
1、朗读训练:
⑴ 示范朗读,抛砖引玉。
读好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情。
⑵ 练习朗读,体会琢磨。
把握内容,读出感情。
⑶ 表演朗读,评议欣赏。
2、领略人称变换之美:
对比阅读,思考:用第二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3、领略拟人比喻之美:
⑴ 自由朗读第5节,说说你最喜欢哪句,并谈谈理由。
⑵ 角色朗读,读出情感,读出个性。
4、仿写句子:
仿照本节的写法,(调动想像和联想,运用第二人称)再写一位山中朋友。
5、将题目改为“山中观景”行吗?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一课三练:
1、快乐晋阶:6、9、10。
2、生活拓展:春草散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捉螃蟹
- 烤肉
- 月光,妈妈
- 为大桥“洗脸”
- 我的老虎脾气
- 我发现了快乐其实很简单
- 航天壮举激发了我
- 下辈子我要当个男孩儿
- 快乐的节日
- 给我十个胆
- 20年后,我……
- 陷阱
- 最后一片绿地
- 记一次登山活动
- 童年趣事
- 浅析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的思考
- 试论NYP模式的我国高职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
-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课程群建设
- 试析区域经济发展转型视域下的温州高职教育改革
- 简析拓展高职学生美育新途径的思考
- 论高职院校数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
- 简论高职机电类专业对学生的体能要求及体育教学的对策
- 试析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 简论校企业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文学素养培养
- 简析高职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 浅谈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及原则探索
-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与运行的有效机制
- 浅析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 浅析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研究
- 简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探究
- 故都的秋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的况味
- 《秋天》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雨前
- 《秋天》教学设计
- 《秋天》教学设计
- 写给秋天
- 迟暮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