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山中访友》说课

《山中访友》说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8

《山中访友》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桦川四中语文教师刘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课《山中访友》。

【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对这样一篇童话色彩浓重的散文,一定会特别感兴趣,通过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样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我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⑴ 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⑵ 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图画。

3、德育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以及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写进而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投影仪、照片。

【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极具情趣,颇有童话色彩的写景散文,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拟将本课设计成环环新奇,步步有趣的自读课。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础,读课文,品语言,绘画面,入意境,悟文情,从而达到既培养解读、鉴赏能力又提升人与自然应和谐交融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下面我就具体地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说明一下。

1、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拍摄美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积奠人与自然交融所产生的和谐美的感情,初步蒙发人在自然中的意识,这样很自然的就导入本课。

2、在导入课文后,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

由于初一学生入学仅有两个月,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须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老师建议你们:

⑴ 要左手翻书右手钩画。

⑵ 用“ ”画出你不认识字词。

⑶ 用“口”画出景物的名字,用“○”画出你认为最妙的词,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教师巡视、释疑、解难,把集中出现的生字词在黑板上集中讲解,学生初读结束。接下来听课文录音,这时我又设计几个问题:我是什么时间去访友的?访问了哪些朋友?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较容易指出“在好天气里独自步行带着好心情去的(对于好心情教师要适时点出哼、踏等词的好处),具体朋友学生说,老师板书。

3、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接下来的环节是品味课文写景语言的比喻之美,人称之美,这是本节教学重点。为解决重点问题设计如下环节,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

⑴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可做适当的评价。

⑵ 指导学生分组,每组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中精美的词句,精读品析。

⑶ 小组代表谈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并说出它的好处,然后用这幅画好在 的句式起个好听的名字,每小组选一个人做汇报的记录。

⑷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后的关键之处板书,如将写物拟人化的称呼,弟弟、大嫂、爷爷、姐姐……学生说出比喻句的喻体等等。

这样在学生品析及教师板书里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出本文写景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拟人化人称的使用,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景物变得栩栩如生,另一个是使用比喻句使文章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4、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一节课能否成为一节好课,除了引导学生“画龙”之外,关键还在教师的“点睛之笔”,这个点睛之笔指的就是使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得到突出,使难点得以突破,为了这个目标,我又作了如下设计:

⑴ 你认为朋友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种,但教师应抓住平等、互助,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称自然景物为朋友?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⑵ 你与作者有同样的想法吗?就把它写下来,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自然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写成一段景物描写用拟化人称呼与比喻修辞来写,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小组选代表读,大家互评。

这个环节既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又有拓展延伸的训练,既有思想的升华又有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使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中相融、相依,使课堂环节环环紧扣。

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写作方法及思想方面谈收获。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使本文教学不流于形式。

5、作业的布置:

本文既然讲的是我们和大自然是朋友,那么我们能不能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和人类对话呢?把它写下来。

这个作业的布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教学内容的认识要有“宽泛”的精神。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古桥──老朋友 树──知已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童话般的世界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总之对于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使课堂做到自主化、活动化,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妈妈
这儿真美呀
我的相思鸟
我的好奶奶
美丽的竟秀公园
金色的秋天
天鹅
小柏杨
采莲----根据《池上》扩写
读《猫和老鼠》有感
吃喜酒
第一次自己洗头发
鸡蛋浮起来了
我最熟悉的人
做值日
货物运输合同
货票(铁路1)
货票(铁路2)
先进要“进”
家电产品配送合同书 (邮政专用)
*机关副科长工作总结
运输合同(海洋)
陆上货物运输托运合同
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
海运出口运输合作协议
无私也要有畏
关于企业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
货物运单(航空)
航空运输合同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论知识产权冲突协调原则
热泵原理及发展和在我国供热经济性分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价值分析和路径选择
论破产程序中保证债权的处理
法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诚信制度的确立
破解“气荒”的秘诀:需求侧节气管理-综合新能源论文(1)
解析信息网络传播权
永佃权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
论民商法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影响
略论债的相对性之突破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
网络服务商责任的法哲学思考
人格与法人人格权
论隐私权的界线
试论胎儿人身损害赔偿权
苏教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之二
于永正教学实录——《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鸟语》教案之五
苏教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之三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感受
《鸟语》教案之一
《鸟语》教案之三
《鸟语》教案之二
苏教版《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鸟语》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之一
《鸟语》课文原文
《鸟语》教案之四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