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天净沙·秋思》赏析

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天净沙·秋思》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对这一断言是否过于绝对我们姑且不论,但用来观照这首小令却是非常恰切的。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在马致远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来就是一些易于让人愁思一触即发的秋色,加之时值黄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这种满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羁旅的愁苦而在心头蔓上愁思万缕,进而结晶出这样一首蕴藉着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且格调苍凉、笼罩着愁云惨雾的《天净沙·秋思》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元旦
治好爸爸的坏脾气
新年到了
美丽的校园
吃饺子
迷人的田野
辛苦的老师和妈妈
我的爸爸
我画的画
我的妹妹
仙人球
我的妹妹
老师家的花园
我想拥有一只小狗
童话故事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浅论从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的困惑看社会性别教育策略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基于价值效益原则的思考
浅谈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
浅论公安院校文件检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浅议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浅谈多元主义方法论之于创新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探讨
浅议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
在教学与教改的道路上求索
浅析增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效的策略研究
关于加强本科建筑理论教育的思考
浅谈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问题探析
谈论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对高校师资管理的启示
试论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同步训练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强化练习
《范进中举》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