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6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2、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
-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王二小》教学难点
- 《三个儿子》 趣闻故事
- 《王二小》整体阅读感知
- 《王二小》教学重点
-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王二小》写作指导
- 《王二小》重点问题探究
- 《王二小》相关资料
-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1
- 《王二小》随堂练习:巩固篇
-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2
- 《王二小》美文欣赏:和王二小约会
- 《王二小》随堂练习:提高篇
- 《王二小》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