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关于“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太阳的白色光实际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一系列有色光波组成的。这些光的波长很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其中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叫做散射作用。
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越短的,像紫色、蓝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开来;波长越长,如红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到散射减弱得很厉害。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其次是靛色光、蓝色光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或橙色光。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和云层上,就形成鲜艳夺目的彩霞。
在大气中有微小水滴及尘埃时,散射作用比单纯的只有空气分子时要更厉害些,因此,太阳在地平线时,如阳光所透过的远处低层大气中,有小水滴(云滴)及尘埃存在,晚霞的颜色比没有小水滴及尘埃时更加红。
夏季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有鲜艳的红霞,称为早霞。这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坏天气将逐渐逼近,本地天气将愈来愈变坏,这就是“早霞不出门”的原因;而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中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对阳光散射所致,说明西方的天气比较干燥。按照气流由西向东移动的规律,未来本地的天气不会转坏,所以有“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当然,“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一般的规律,也有例外情况。如当太阳已落入地平线以下,地平线上霞光应当消失的时候,因地平线下有云层存在,地平线下的霞光受云层底部的反射,却能呈现出一片胭脂红色,空气中杂质愈多时,太阳的颜色愈接近于胭脂红。这表明西方地平线下有云层存在,空气十分潮湿混浊,预兆天气将变坏。因此又有“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的说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班级篮球争霸赛
- 我在恐龙时代
- 我的秘密旅行
- 猴子种果树之后
- 热心桑梓,情满侨乡——王奶奶的故事
- “我与厦门一起成长-----建设厦门海湾型城市畅想”
- 大海婆婆的烦恼解除了
- 夜色
- 烤山芋
- 我想拥有一对翅膀
- 壁 虎
- 我发现了飞机上的秘密
- 我想让英语“投降”
- 苦难的小凡卡---《凡卡》续写
- 嫦娥奔月之现代版
- 试析任职教育有效性的探究
- 试析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柔性教学研究与实践
- 试析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之道
- 试析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与理想
- 试析完善职教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若干建议
- 浅析职业学校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 试论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 浅析网络对大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试析电子专业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模式差异与对策
- 试析社区教育管理创新
- 试析高职文化建设的使命
- 试论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知识观的重建
- 试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
- 试析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
- 试论麦肯锡7S模型的高职教学管理创新
- 《化石吟》教学案例
- 为什么有的人会看云识天气
- 《看云识天气》作者简介
- 《化石吟》教学杂谈
- 关于天空景象的谚语
- 关于“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生物进化的诗意高唱──《化石吟》的教学实践构想
- 虹和霓
- 云的特征和分类
- 日月晕环
- 《看云识天气》有关资料
- 为什么云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 《化石吟》课题研究
- 将“生动”进行到底──《看云识天气》的语言修辞艺术
- 野外天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