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建议】
1、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课外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2、注意学习、积累语言。
3、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蝈蝈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四、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1、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3、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5、教师总结指导: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形象生动的感受,充满了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六、课后练习
1、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2、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寝室的笑星
- 搞笑专家
- 诚实的她
- 真正的男子汉
- 我的特点
- 小妹妹
- 我
- 语文老师
- 我最爱的妈妈
- 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姐姐
- 我的邻居
- 表弟
- 最好的妈妈
-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 日本政府2014财年债务创新高 财政面临紧缩压力
- 中印签署220亿美元经贸合作协议
- “安全剧场”的表演
- 德国商业景气指数创10个月新高
- 欧元区经济继续扩张 长期通胀预期回升
- 国家自主性与政商关系
- 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
-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备案方式升级
- 记者在路上 贵阳:朴素的幸福
- 资产证券化资本监管框架的演进及评述
- 肿瘤抑制的一个新机制等
- 田金洲: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难题
- 美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 IMF: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强健稳定
- 《自己去吧》综合资料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八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七
- 《自己去吧》片断赏析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五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九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灵性、智慧在这里放飞——《小小的船》教后谈
-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