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9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对登月技术的理解。
2、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阿波罗登月”视频)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听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⑴ 观测
⑵ 畅谈(chàng)
⑶ 里程碑
⑷ 昂首挺立
⑸ 遥遥在望
⑹ 可望而不可即(jí)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
⑴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⑵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教师明确: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⑴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⑵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⑶ 树立登月纪念碑;
⑷ 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⑸ 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⑹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6、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7、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
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
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如“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2、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明确: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回答,教师稍作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
五、布置作业
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
提示: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想
- 超级沙发
- 面对成长
- 好朋友!
- 世界之窗游记
- 自由•渴望
- 感谢书籍
- 回老家钓龙虾记
- 小灵通
- 迷人的晨雾
- 相信自己没错的!
- 小路
- 小小电视迷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真理永在人心
- 正义的最高境界(1)论文
-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_法学理论论文(1)
- 再论承运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1)论文
- 税法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创立少年法院的设想_法学理论论文(1)
- 无过错责任原则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现代都市法律文化的生成
- 从西安体彩假票案看公证的独立性(1)论文
- 我国行政协助法律化之探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合同自由原则_法学理论论文(1)
- 技术全球化和技术本土化:冲突中的合作(1)论文
- 浅析我国现行毒品犯罪立法的缺陷_法学理论论文(1)
- 从微软垄断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提单的法律性质和保护(1)论文
- 目的港无人提货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1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梅花魂》教学设计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
- 《窃读记》教学设计1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鲸》教学设计2
- 《鲸》教学设计1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
- 《桥》教学设计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3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