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关键词句准确地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将从网上下载的一篇“北京中学生将‘飞’火星”的新闻报道播放给学生阅读,以此导入对新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熟悉课文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给学生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反映人类首次登月过程的录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印象。
教师通过“文件传输”将课文内容传输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默读全文,在阅读中获取课文信息,提取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点批注,并用自己的话对课文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三、课文教读
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功能,提出讨论题。例如:
1、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3、宇航员登上月球做了哪几件事?
4、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
5、登月有什么意义?
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文中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8、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由发言。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讨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供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
教师用“广播教学”播放幻灯演示课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分析。
四、课堂练习
教师应用电子教室的“电子抢答”功能,发布课堂练习题。例如: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答案是“可望而不可即”)。
学生可以进行抢答,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发表的答案将显示在题目的下面,而其他学生不能再进行回答。一题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新一轮抢答。
五、自主探究
教师提供北京天文馆、月球和登月等网站的网址,让学生自主登陆网站,浏览有关内容。
应用“虚拟光驱”功能,教师提供光盘《小天使少儿科教系列──科技篇》中的录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看。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进行监控,以保证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随时进行引导。
六、课后作业
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发布作业课后题目,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例如: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作文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面和美术编辑,统一以电子文本格式上交,供教师进行批阅。如时间允许,教师可选择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让所有同学在自己的电脑中进行阅读欣赏和进行修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里的草坪
- 游临沂动植物园
- 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
- 我与互联网
- 家乡,我为你歌唱
- 月白风清春雨闻
-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 凤城春
- 行星讨论会
- 缩写《小英雄雨来》
- 大尼号遇海盗
- 校园里的爬山虎
- 小评漫画《假文盲》
- 我最尊敬的人---石老师
- 春天来到了
- 利用Excel进行应收款项的账龄审计(1)
-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1)
- 澳大利亚内部审计经验介绍(1)
- ACCESS数据库软件在税收审计中的运用(1)
- 浅析黄金企业管理审计的要点(1)
- 澳大利亚政府效益审计的启示(1)
- 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相关问题以及监管要求(1)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作(1)
- 日本中小学计算机教学项目的效益审计(1)
- 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审计法律制度情况如何?(1)
- 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1)
- 西方内部审计十大发展趋势(1)
- 管理审计在铁路内部审计中的应用(1)
-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及单位风险的安全隐患(1)
- 英国商业银行内审的特点分析(1)
- 明朝时的微雕技艺
- 《核舟记》课文写作特色
- 《核舟记》课文简析
- 《核舟记》导读
-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
- 《核舟记》语法修辞
- 《核舟记》学法导引
-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 《核舟记》课标解读
- 《核舟记》典型例析
- 《核舟记》学法指导
- 《核舟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核舟记》参考译文
- 《核舟记》课本习题提示
- 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