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山市》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
慎其所处者(孔子家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⑴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⑵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⑶之肆⑷,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⑸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
【注释】
⑴ 芝兰:一种香草。
⑵ 化:同化。
⑶ 鲍鱼:咸鱼。
⑷ 肆:店铺。
⑸ 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⑴ 如入鲍鱼之肆 。
⑵ 与善人居 。
2、翻译句子: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译 。
3、这段文字意在告诫人们: (用文中原句作答)。
4、根据文意概括出一个成语: 。它常用来比喻 。
二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 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是: 。
2、本段中哪些叙述表明了口技表演者不借助外物吸引人,而是靠超人的技艺或真实本领演出的?(用原文回答)
3、“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
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1、本段文字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整体──部分 B、概括──具体 C、外──内
D、主要──次要 E、结果──原因 F、时间先后
2、文中□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
A、, B、。 C、: D、;
使用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是: 。
3、文中使用比喻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帷( ) 枇杷( )( ) 红缯( )
紫绡( ) 醴酪( )( )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帷盖______ 春荣______ 大略_______ 尽去_______
3、揭示作《荔枝图》一画的目的的一句是 。
4、荔枝的色香味有什么特点?
5、苏轼《惠州一绝》诗中有关“荔枝”的名句是 。
【参考答案】
一
1、⑴ 店铺 ⑵ 居住
2、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3、君子必慎其所处者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二
1、善
2、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
三
1、A、C
2、作用是: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3、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喻生疏的事物,便于读者了解荔枝的特点。
四
1、wéi pí pá zēng xiāo lǐ lào
2、像伞的篷子 茂盛 大概 消失
3、盖为……者云
4、略
5、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动物王国失踪纪
- 假如我是一只小闹钟
- 明天我想当居里夫人
- 破解宇宙生命之谜
- 那件事至今令我后悔
- 未来的衣服
-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 20年后的聚会
- 我想发明时空穿梭仪
- 鲨鱼星奇遇
- 假如我是机器小叮当
- 20年后的我
- 井底之蛙“移居”记
- 豆芽成长记
- 二十年后的变化
- 点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 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之我见
- 浅谈涉农资金的效益审计
- 论网络会计对审计的影响
-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
- 分析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论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关系的处理
- 论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建设
- 浅谈我国审计公告制度
- 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 第三方物流公司审计原则构建研究
- 审计报告质量相关问题探讨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