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风筝》课文简析

《风筝》课文简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风筝》课文简析

《风筝》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允许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但是后来,在“我”接触了外国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却发现自己做错了,于是非常忏悔,渴望得到补救。但当“我”对已届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时,小兄弟已经忘却。对此,“我”不仅没有释然,反倒心情更加沉重。

在整个故事当中,至少有两点是发人深省的。其一,“我”对小兄弟粗暴的伤害,用鲁迅先生的原话叫“精神的虐杀”。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愿望,只因有悖于成年人的“信条”就被扼杀,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一种悲剧的意味。在文中,“我”的沉重和悲哀被一再地强调,这不仅有力地表现出鲁迅先生一贯具有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摧残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其二,当多年后“我”又面对小兄弟准备道歉时,他却表示已经忘却此事,“我”听后不仅没有解脱,心情反倒更加沉重。因为当年的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却已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在篇末,作者写到:“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里“肃杀的严冬”和开头“春日的温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春”的挚爱和对“冬”的憎恶。这里的“春”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幸福的生活,而“冬”则是黑暗的社会制度、压抑的民众生活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我”会发觉自己少年时对小兄弟的举动是粗暴的呢?是因为“我”后来阅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从书中“我”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由此,我们又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做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事情,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行为。

总之,《风筝》由“精神虐杀”所引发的深沉自责开始阐发,对眼前的“社会虐杀”给予强烈的揭露和抗议,将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成功地结合起来,是一篇意蕴深厚、发人深省的散文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树下静思
诚信的可贵
水的启发
二十年后的母校
失败是成功之母
收谷子
空手而归
我爱读课外书
新县城长高了
厨王争霸赛
批评
那次,我落泪了
十月畅想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
浅析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与创新的思考
试析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浅析微博文化及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试析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研究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关系探讨
浅析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设计的专业化本土化进程研究
试论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效的对策
浅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浅析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灵道德阶梯构建与探索
论东北三省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分析
试论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浅析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及反思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与反思
《五柳先生传》教学新点子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与朱元思书》课堂教学点评
《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研究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
《五柳先生传》课文翻译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五柳先生传》有关资料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