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风筝》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默读:要求整体感知
二、整体感知
1、笼统提问: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2、启发提问:
──为什么小时候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三、再默读:要求细致理解
1、遇生字生词,看注释,查词典:
注音:蜈蚣( ) 瑟( )缩
解释:伶仃憔悴肃杀诀别嫌恶苦心孤诣。
2、遇疑难问题,思考钻研,解决不了的打上问号。
四、朗读
五、质疑
将问题分为四组,1~2段的疑问为一组,3~4段的为一组,5~8段的为一组,9~12段的为一组。
六、内容研讨
学习方式:四人一组,合作研讨,教师“蹲点”。抽两组代表向全班报告,有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加以评述。
第一组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引导法:比较北京与故乡放风筝的时令,理解“惊异”之情。看下文所回忆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注意末段所说的“悲哀”,理解“悲哀”之情。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引导法:提示一下,作者把风筝看作春天的象征。
第二组问题:
1、第3段、第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引导法:专读有关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2、对“我”的描写,流露了什么感情?
引导法:专读有关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七、朗读前四段
八、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①②。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讨
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为什么说“不幸”?
引导法:把“我”分为明理之前的“我”与明理之后的“我”,可以理解为什么说“不幸”。
2、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引导法:朗读体会;调动直接与间接的生活经验。
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引导法:从正面思考,在鲁迅先生看来,被虐杀的一方应该怎么样才是对的?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引导法:从正面思考,鲁迅先生正面的主张是什么?
二、朗读全文
三、语言运用
1、_______________憔悴可怜模样。
2、_______________吐蕾。
3、__________________严冬的肃杀。
4、呆看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神。
5、______________,他惊呼;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高兴得跳跃。
6、________________恍然大悟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在尘封的什物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很惊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获秘密。
10、这样苦心孤诣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____________,论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四、作业
“研讨与练习”之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小金鱼
- 快开学了
- 雷雨
- 夸家乡
- 有趣的猴子
- 放风筝
- 石榴笑了
- 雨天
- 假如……
- 快乐的儿童节
- 我的家乡
- 风筝
- 可爱的小狗
- 我爱我家
-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 语文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 两种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准确性分析
- 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社会角色模式
- 交通噪音增加患脑溢血风险
- 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 20世纪中国西北开发思想比较论纲(1)论文
- 交通噪声为背景值的噪声测量方法的探讨
- 对我国《合同法》规范配置的反思
- 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
- 算一算交通噪音的违法成本
- 产权制度与近代中国西部农地资源开发论文
- 徽州地区自然灾害与防灾技术措施论文
- 分析暖通空调系统降噪措施
- 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1)论文
- 《烛之武退秦师》学法指津
-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
-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题解
-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双赢”理念
- 《烛之武退秦师》固定句式
- 《烛之武退秦师》高考要求和理解记忆方法
-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的古今异义
- 晋文公:传奇的霸主
-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特点
-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也”解
-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导读
- 《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分析
-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