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羚羊木雕》人物描写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羚羊木雕。围绕羚羊木雕写出了两种人物:一种人物属于成人世界,即上一代人物,有妈妈、爸爸、奶奶、还包括万芳的妈妈;一种人物属于少年世界,那就是“我”和万芳。这两种人物通过羚羊木雕的纠葛,各自展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最大特点。
“我”和万芳这一少年世界的人际交往,文中表现出来的这两个少年朋友的情感是纯洁的、真挚的、无私的。两人上幼儿园时就形影不离。“我”的裤子被树杈划破了,两人换了裤子穿。这一典型的事例生动地表明了万芳是“仗义”的。这一描述十分重要,它表明万芳接受“我”的礼物是“情”与“义”的交往,不是贪财好利的行为。有了幼儿园的概括叙述,又有“换裤子”的典型事例描写,“我”对万芳的羚羊的赠与,就毫不奇怪了。“我”看到“她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毫不犹豫地“递到她手上”,并说“咱俩永远是好朋友”。可见两个少年朋友是以“友谊”为重的。尽管这样,万芳也没有忘记送给“我”一把“弯弯的小藏刀”。
成人世界里写了四个人物,爸爸、妈妈是站在一起的,他们都反对“我”把羚羊送人。对“我”的一系列问话说明了她追查羚羊木雕的最初动机是怕孩子拿去卖,怕孩子学坏,这自然是关心孩子。当孩子说出是送给最好的朋友时,她反对的理由主要是“那么贵重的东西”,不能“随便送人”;爸爸话虽不多,但重点突出,那就是“贵重的东西”不能“自作主张”。从爸妈二人的态度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待这件事的着眼点是:“贵重”,“没有允许”。“贵重”说明爸妈重的是财物;“没有允许”,说明爸妈强调了家长的尊严。对于这两点,我们在理解时,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反对。在一般情况下大人对孩子进行教育,要珍惜财物,特别是送人贵重的礼物,要经过大人的允许,这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父母没有理解孩子的心情,没有尊重孩子的友情,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是耐心的说服,从道理和感情出发,与孩子心灵沟通,而是简单粗暴,用封建家长式的命令,这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形成尖锐的冲突。万芳的妈妈也属于此列,甚至比“我”的爸妈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不仅用命令的口吻,而且采取体罚的形式,毫无情理可言。
奶奶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对追回羚羊采取了调和的态度,说明奶奶更懂得孩子的心理,也更通情达理。也许对那么名贵的木雕距离更远一点,奶奶的态度更客观。从这里,本文写出了奶奶和爸妈这两代人之间的微妙关系,透出了孩子的情义在成人世界里是有根基的、有呼应的。总之,我们在看待上一辈人的思想感情时,认识要全面,不能因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有原则的失误,就否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正当教育与严格要求。课文赞美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父母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的友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拇指姑娘新说
- 兔子和刺猬
- 小河的自述
- 小鹿与小马
- 狐狸再骗老虎记
- 父爱
- 文静的小女孩
- 春雨沙沙地下
- 说说我自己
- 我
- 小金鱼的悄悄话
- 新龟兔赛跑
- 我的烦恼
- 炒鸡蛋
- 买本子
- 直面死刑复核程序(6)刑法论文(1)
- 新春文化红包 推进文明进步
-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
- 青岛市举办千余项文化活动庆新春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 江西省万安县开展新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 端午节里捡拾的碎片(组诗)
- 浅谈传统文化符号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 端午端午,五月当五
- 端午节说闽台端午茶
- 刑事法“八议”(7)刑法论文(1)
- 顾颉刚 旧文化,新春秋
- 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
- 刑事司法解释效力范围探究(4)刑法论文(1)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二
- 《荷花》教学设计之三
- 《荷花》教学实录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二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说课设计之二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说课设计之一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一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三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一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一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二
- 《荷花》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 《荷花》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