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8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
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各自练读。
⑵ 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⑴ 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⑵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⑴ 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⑵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⑶ 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⑷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本教案设计思路】
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就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联系实际自然就会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另外,由于本文秀美隽永、意蕴丰富,因而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喜欢的一幅画3
- 一件艺术品
-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 我喜欢的一首诗(3)
-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 建筑节能保温工程
- 土建技术员试用期满转正申请书
- 工程部人员转正申请报告
-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 建筑施工员转正申请书
- 土建预算员岗位职责
- 建筑公司转正申请书
- 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怎么做好钢筋翻样
- 土建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季节性施工
- 技术员转正工作小结
- 电工转正申请书
-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
- 高层建筑施工
-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美丽的小路》写作指导
- 《小海蟹》
- 《美丽的小路》训练素材
- 《美丽的小路》考点练兵:积累篇
-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二
- 《美丽的小路》教学重点
-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 《美丽的小路》教学难点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
- 《美丽的小路》范文习作:争当环保小尖兵
-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