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8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我们品味了两个少年关于雪花的比喻句各自的妙处。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则小故事,看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

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若有出入,事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

要求:先自由读,易于品味、揣摩。

⑴ 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⑵ 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⑶ 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集体交流、探讨。

2、疑难字词交流。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3、请一生口译全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交流讨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同时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集体朗读。

6、分角色朗读。(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

四、合作、探究几个问题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无对文章进行评论?

既然作者未进行任何评价,那我们就文中的人物进行讨论。

1、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的行为──陈太丘,友人和元方?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友人: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怒 非人哉!惭,下车引之

──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

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入门不顾(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守信识礼,(聪明机灵)

可提示,如:“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元方如何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错误?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2、《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夙惠(天资聪慧)、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你认为应选自哪一门?理由?

“方正”(正直不阿,为人正派,品行方正)──三个人物的言行都围绕信、礼展开。虽也表现了元方的聪敏,但主要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是核心。可见是借元方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礼”重要性。

──可见,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

积累有关成语、名句。

五、自由朗读,力争当堂成诵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
《灯光》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5)
《雪孩子》故事梗概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名著故事梗概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建筑工程项目部经理述职报告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转正工作总结
总监理工程师2010年个人述职报告
工程部文员转正申请书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年终述职报告
2010年度工程总监述职报告
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
建筑工程师述职报告
某公司技术总工述职报告
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助理工程师转正申请
煤矿通风技术员述职报告
土建工程师述职报告
《要下雨了》整体阅读感知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提高篇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巩固篇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
《要下雨了》教学难点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的意思
《要下雨了》相关资料
《要下雨了》教学重点
《要下雨了》写作指导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梳理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阅读篇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积累篇
《要下雨了》重点问题探究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