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单元(章)目标】
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激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堂目标阐述】
1、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3、听故事讲述。
4、借助故事情节来浅析课文。
【重点】
紧扣主题分析 理解内容。
【难点】
想象力的训练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学法】
三动结合法、朗读法、分析法、领悟法、讨论法、想象法。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中外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很多。问:“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进行简单介绍,下面我们来读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诗,看看这首诗有什么意义?
展示:《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概述:本诗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问:“中国有这样昏庸无能的皇帝,外国有没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皇帝的新装》,看看这位皇帝是怎样昏庸无能的。
展示课题:《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播放背景:皇帝赤身走过的卡通画面。
展示:重点、难点、教法、学法。
一、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回答:
1、标出加粗字词的读音,解释词语:
滑稽 陛下 勋爵 御聘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在书上找出来)下面我们来了解本故事的梗概。
3、动画及讲故事梗概:
我们看了动画片,下面大家来做练习,看谁填得准!( )新装──( )新装──( )──( )新装──( )新装
表扬学生回答得好。
现在同学们知道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学生答:新装。
问:谁的新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浅析爱新装。正如中国的不少皇帝经常沉溺声色犬马一样,本故事中的皇帝有什么特别的嗜好?(爱新装)爱到什么程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总是)皇帝是一国之主。
问:“皇帝理不理朝政?”
问:“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教师出词,学生选择)(昏庸、荒唐、不称职、自欺欺人)
问:“这样的皇帝容不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学生作答。
2、浅析做新装、看新装。
问:“骗子做新衣,有哪些人来看?”学生回答。
展示:
老大臣 皇帝看。
骗子做新装。
官员看。
问:“骗子能不能做出新衣?”“既然骗子做不出真正的新衣,那么老大臣、官员、甚至皇帝看后,有没有怀疑骗子的行为?”学生回答后在书上找出相应的句子:(“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问:骗子在这场骗局中得到了什么?展示:名利双收。请学生找出名、利各是什么?只有为国立功的人才能得到这些,为什么骗子能够得到这些?作者不留痕迹,不露声色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可笑,他们自以为聪明,口是心非,自欺欺人,原因就是一个“怕”字,怕丢了权势──皇位、官位;怕丢了性命,而这样做又恰恰表现他们的愚蠢到极,虚荣透顶,骗子的骗术的得逞,又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将他们的丑陋暴露完了吗?学生答。又是怎样继续讽刺的呢?
3、浅析试新装,展新装。
⑴ 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下:皇帝照镜子试新装的场景。
⑵ 问:“皇帝是怎样展示自己的新装的?”请学生朗读(男女生分读)。老师评说:“与其说是皇帝展示新装,不如说是在展示皇帝自己的荒唐、愚蠢。实际上每一类人都看到了皇帝是赤身的,为什么都不说?有谁敢说真话?为什么?”请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下表。
⑶ 问:“皇帝听到人们的议论,有什么心态?”学生回答:却摆出更加骄傲的神气,掩饰其内心的恐慌。
⑷ 问:“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
总结:无情地鞭鞑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官员,揭露了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自欺欺人的本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三、课堂练习
1、本文作者是______(国 )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他一生创作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情节填空:
爱新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皇帝受骗的根本原因是( )
A、他爱穿美丽动人的衣服
B、他的大臣们都是不诚实的,说假话
C、想靠漂亮的新装来鉴别臣民们称职与否,巩固王权
D、他利令智昏,愚蠢无比
4、学习本文,我们有什么收获?
在生活中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想象能力训练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本文很好的运用了想象,同时也给我们留了很多想象空间。下面,就让我们运用想象,为故事“添枝加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情况,结合教师提示,任选一条进行合理想象。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位将军来报(重要军情)_____________(想象皇帝的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_____________(想象骗子会说什么)
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
4、皇帝看新装后,回到宫里_____________(想象皇帝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_____________(想象皇帝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次激烈的足球赛
- 田园一游
- 羊寨桃花园一游
- 读《军旗飘飘》有感
- 难忘的一次生日
- 秋天的树叶
- 说“成功”
- 感恩信
- 妈妈,谢谢您
- 我喜欢
- 我的手机
- 四季(诗歌)
- “天书奇谈”,谢谢你
- 谁不说咱家乡好
- 改选班长
- 从清末洋务史看中国强国御侮思想
- 吉林乌拉打牲文化特点探析
- 毛泽东反右思想的萌芽
- 寄生地主制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 民国初年袁世凯与国会制宪权之争
- 传统善堂善会在清末的社会影响力
- 略论程朱理学与南宋教育的关系
- 浅析秦汉丧葬制度体现的等级现象
- 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 战后日本町内会废止过程
- 侗族社会生活中音乐的地位与作用
- 用地域文化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刍议
-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的小河墓地遗物分析
- 中国鸦片问题文献及研究述评
- 《一双手》课文
- 《我们的手》课文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 《花之咏》课文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札记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一双手》教学设计
- 《手上的皮肤》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一双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