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角度】
1、以语用行为之一的“读”为聚会的主要行为,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形成对如何学习诗歌的个性认知。
2、借读之机用圈点勾划做旁批,通过有针对性的“读”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形成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请学生朗读此诗,并做点评。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读诗?(读出停顿、重音、感情等)
二、听录音范读
1、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停顿之处。
2、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应重读之处。
3、生生听读,查找自己所标与同伴之异同,并就不同之处相互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4、听学生范读,全班核对所标停顿、重音;师生就不同之处进行研讨,达成一致。全班齐读此诗。
三、析内容,品诗美
1、学生默读全诗,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并用“△”标出。
2、师生就景物进行逐节分析,析诗所用想象与联想之写法和诗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3、就诗中所引民间传说进行研讨
⑴ 说牛郎织女故事之原型(点学生讲此故事)
⑵ 问题:在诗中,作者将故事做了哪些改变?(小组讨论)
⑶ 问题:师生就改变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作者做此改变之动机是什么。
⑷ 问题:所改故事之结局一定会实现吗?作者在诗中用哪些词向大家表明?
⑸ 问题:作者借诗抒了什么样的情怀?我们在读诗时,应如何读出这种情怀?
⑹ 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出诗情。
⑺ 教师配乐范读(所选音乐为《梁祝》)。然后学生再读,直至能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将本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注】
此教学方案为我在为全县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的教师所上示范课(2004年8月5日)所采用的方案,方案之设计较为具体地体现了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关于如何在课堂展开聚会的理念,围绕以问题为话题如何进行师生课堂聚会,本设计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范例。从聚会效果来看,学生与教师同为语文交际者之平等对话特色显现较为明显,互动效果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A Dream
- My Family
- Baking a cake
- Mr. Wang
- myself
- My teacher
- My father
- 一封信
- The litte green man
- Introduce myself
- My Teacher‘s House(我的老师的房子)
- Chinase New Year is coming soon
- My Study(我的学习)
- 写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 My Home
- 公司裁员各有高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如何对考核者进行训练?(2)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发展趋势:网络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如何对考核者进行训练?(1)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剖析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某电信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十二星座办公室守则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关于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研究(glx48)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 全面绩效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论人力资源观的误区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从炒单看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如何打通e-HR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你实现团队管理了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先找对的人,再做对的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人才选用与招聘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 《金色的鱼钩》重点问题探究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积累篇
- 《再见了,亲人》重点语句探究
- 《再见了,亲人》整体阅读感知
-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二
-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
-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二
- 《打电话》趣闻故事
- 《打电话》考点练兵(二)
-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文章阅读
-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