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角度】
1、以语用行为之一的“读”为聚会的主要行为,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形成对如何学习诗歌的个性认知。
2、借读之机用圈点勾划做旁批,通过有针对性的“读”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形成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请学生朗读此诗,并做点评。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读诗?(读出停顿、重音、感情等)
二、听录音范读
1、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停顿之处。
2、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应重读之处。
3、生生听读,查找自己所标与同伴之异同,并就不同之处相互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4、听学生范读,全班核对所标停顿、重音;师生就不同之处进行研讨,达成一致。全班齐读此诗。
三、析内容,品诗美
1、学生默读全诗,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并用“△”标出。
2、师生就景物进行逐节分析,析诗所用想象与联想之写法和诗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3、就诗中所引民间传说进行研讨
⑴ 说牛郎织女故事之原型(点学生讲此故事)
⑵ 问题:在诗中,作者将故事做了哪些改变?(小组讨论)
⑶ 问题:师生就改变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作者做此改变之动机是什么。
⑷ 问题:所改故事之结局一定会实现吗?作者在诗中用哪些词向大家表明?
⑸ 问题:作者借诗抒了什么样的情怀?我们在读诗时,应如何读出这种情怀?
⑹ 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出诗情。
⑺ 教师配乐范读(所选音乐为《梁祝》)。然后学生再读,直至能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将本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注】
此教学方案为我在为全县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的教师所上示范课(2004年8月5日)所采用的方案,方案之设计较为具体地体现了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关于如何在课堂展开聚会的理念,围绕以问题为话题如何进行师生课堂聚会,本设计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范例。从聚会效果来看,学生与教师同为语文交际者之平等对话特色显现较为明显,互动效果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班的“41号”同学
- 吴怪人
- 我家的“食神”
- 我那调皮的弟弟
- 妈妈的爱
- 我的妈妈
- 老妈说话不算数
- 一个使我难忘的人
- 我尊敬的妈妈
- 自我介绍
- 我是坏脾气的守护神
- 我的小伙伴
- 我是……
- 我的“辣妹子“同桌
- 我心目中的老师
-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人口问题
- 努力实现干部能力提升跨越推动统筹解决首都人口问题
- 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和五元论
- 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思考
- 价值的物理学定义
- 从消费角度看新形势下我国人口问题
-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
- 人口问题需要整体性视野
- 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认知
-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
- 科技成果的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
- 关于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新社会哲学范式的构想
- 浅谈世界人口问题
- 皖北小方庄外出人口问题调查与分析
- 浅谈中山国灵寿城人口问题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2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
-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1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3
-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3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3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4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5
- 《装在套子里的人》研究性教学设计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2
-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学设计2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4
-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2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