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基础知识点
1、了解鲁迅及其对他的评价: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2、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里。
3、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边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要细心体会。
4、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渊博 鼎沸 倜傥 锡箔 桑葚
油蛉 斑蟊 收敛 珊瑚 骨髓 秕谷 罕至 绣像 盔甲 叵测 窦
5、掌握下列词语解释:
确凿 鉴赏 人迹罕至 质朴 方正 倜傥 攒
宿儒 恭敬 人声鼎沸 鉴赏 缠络 拗 敛
6、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
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
7、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
8、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朋友
- 我是小书迷
- Q版空城计
- 天才 可爱 凶狠=王春晓
- “狂购迷”老妈
- 这就是我
- 咱们班的四大名人
- “魔鬼四号”
- 老妈
- 我
- 修自行车的老爷爷
- 十年后给老师打电话的结果
- 我的“扑克牌”妈妈
- 妈妈的手
- 幻想之行第十三章前往菲克城
- 寻找现代汉语的音韵美感
- 评《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式”主角桑提亚哥
-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 浅谈英语委婉语和伊拉克战争
- 英语毕业论文范文
-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发展和差异
- 解析《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
- The Contrastive Techniques in The Great Gatsby
- 武汉市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及满意度调查
- 英式英语VS.美式英语
- 略论现代美国俚语
- 浅议《京华烟云》的“道”
- 在《双城记》中表现的浪漫现实主义的仁爱精神
- 学习汉语拼音的六点建议
-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课外延伸)
- 《春》又一篇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过程设计
-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 《济南的冬天》教案
- 《春》教学简案
- 《济南的冬天》简易教案
- 《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
- 《春》教学参考
- 《济南的冬天》又一篇教学设计
- 《春》(教学设计方案B)
- 《看云识天气》教学详案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和《春》比较阅读教案
-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